國人常聽到胰臟癌是「癌王」,但膽管癌更堪稱是「隱藏版癌王」,因為腫瘤生長位置非常隱蔽,病徵又不明顯,往往發現時已經難以治療,目前膽管癌的5年存活率,低於一成,而且每年人數有增加趨勢,到底該怎麼預防?
2021年,前駐泰代表李應元,因健康因素請辭返台,只見他氣色暗沉,身形瘦了一大圈,直到三個月過後,傳來震驚消息,他因「膽管癌」病逝。
「膽管癌」過去就曾帶走不少名人,包括辜啟允、沈鴻元、柯玟伶、美黛、沈殿霞等人。膽管癌初期難發覺,通常等到症狀明顯時,也已經為時已晚,棘手程度和奪命速度,不亞於「癌王」胰臟癌,因此膽管癌也被稱作是「隱藏版癌王」。
新光醫院腫瘤治療科醫師季懋欣:看文獻大概能開刀,寫一成到四成,這句話我覺得反面來說,就是六成以上,是根本不能開到的病人。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因為它的位置非常隱密,所以在症狀表現上,被感受到的時候,往往就比較晚期,差不多60%70%,都是三四期以上。」
膽管癌之所以可怕,是因為腫瘤生長的位置十分隱蔽,多半出現在肝臟裡的總膽管、肝內和肝外膽管,六成以上的病患在發現時,病程都已經進入第三、第四期,能夠以開刀切除的比例,甚至不到四成,五年存活率不到10%。
根據衛福部公布的膽囊及肝外膽管癌人數,從2016年1129人,到2020年1195人,有成長趨勢,若再加上腫瘤位置,處於肝內膽管的人數,每年平均超過2000人罹患膽管癌,專家分析,台灣的膽管癌發生率居高不下,跟肝炎息息相關。
新光醫院腫瘤治療科醫師季懋欣:「就像譬如說你有慢性B肝C肝,久了就肝硬化,肝硬化就可能造成,肝癌或是膽管癌。」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膽管結石的話,因為長久刺激,癌化機會也比較高。』
體內慢性發炎造成癌化之外,特定成因像是肝吸蟲感染,經常接觸戴奧辛等有害物質,肥胖、抽菸、酗酒,先天性膽管狹窄,都是罹患膽管癌的高風險族群,想要預防及提早發現病因,除了健檢幾乎別無他法。
新光醫院腫瘤治療科醫師季懋欣:「健檢腹部超音波可以做,有問題大概有機會去找得到,最通則的方法,第一個就是不能太胖,第二個要運動,這是最通則,不管什麼癌都會有效。」
醫師提醒,如果出現黃疸、腹痛等八大症狀,一定要盡早就醫,尤其是40歲以上有肝炎的高風險族群,要定期腹部超音波檢查,政府也提供民國55年後出生的民眾,一生可享有一次,免費B型、C型肝炎篩檢,為民眾做好任何把關。
(封面圖/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