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講「諧音哽」促進人際關係? 專家:「冷笑話」助心靈成長、對尷尬免疫
丹麥奧胡斯大學語言專家Marc Hye-Knudsen,近期於英國心理學會(BPS)發布專文指出,「Dad Jokes」一詞在2019年被編入韋伯字典(Webster's Dictionary),稱其為「一種有益健康的笑話,多從父親口中訴說,通常為明顯或可預測的雙關語或文字遊戲,通常被認為老套或無趣」。例如「To whoever stole my copy of Microsoft Office, I will find you. You have my Word!(無論誰偷走我的微軟Office軟體,我會找到你,我保證!)」這裡的「我保證」在英文亦可翻譯成「你現在擁有我的Word辦公工具」。
Hye-Knudsen表示,雖然幾乎所有老爹笑話都是雙關語,但並非所有雙關語都是老爹笑話。雙關語通常被用作違反某種規範的手段(通常為社會規範,如「性雙關語」)。相較之下,老爹笑話是較為純粹、無攻擊性的雙關語笑話類型,這也是為何其容易被認為愚蠢、蹩腳或無趣的原因。
不過,Hye-Knudsen卻認為,老爹笑話或冷笑話具有教育上的意義。例如曾有研究表示,父親透過打鬧與言語嬉戲,刺激孩子的自尊與情緒,而非透過言語或動作欺凌,可以培養孩子的適應力與情緒調節;而老爹笑話可能具有相同的效果,使孩子於尷尬的情境中仍能感到自在。
▼反幽默情境讓氣氛獲得緩和 諧音笑話對人際關係的3大好處。(圖/潮健康)
反幽默情境讓氣氛獲得緩和 諧音笑話對人際關係的3大好處
「我認為讓孩子難堪很重要。傳統上被視為『尷尬』的事件,反而能協助他們逐漸建立起對評判和尷尬的強大免疫力。」另外,Hye-Knudsen也指出,父親願意透過老爹笑話與孩子互動,可能會被視為拋下父親形象的舉動,不僅可拉近與孩子的距離、建立平等關係,也展示了如何在恰當時機展現出幽默感。
總的而言,Hye-Knudsen於《Evolutionary Studies in Imaginative Culture》發布的研究,可簡單歸納老爹笑話對於人際關係、親子關係帶來的好處:
1. 內容簡單易懂。
幽默的內容通常會違反某種道德界限;而老爹笑話僅僅只是違反「語言規範」。某些成人笑話(如黃腔、地獄哽)需要特定的語言知識才能理解,而諧音笑話則往往簡單易懂。
2. 反幽默式情境。
告訴某人一個過於溫和而不值得大聲笑出來的雙關語,本身就違反了對方對於笑話內容的期待。這種行為反過來會讓諧音笑話變得有趣,換句話說,老爹笑話往往「無趣地很有趣」。
3. 緩和氣氛效果。
說出老爹笑話的目的不見得是使人發笑,而是讓聆聽者嘆息、翻白眼與感到尷尬。當人們說出諧音笑話是故意使氣氛尷尬時,反而有助於使當下的情境變得有趣輕鬆,尤其是彼此都相對陌生的場合更是如此。
▼常當「句點王」問題竟出在大腦? 「1族群」難以對笑話做出反應。(圖/潮健康)
常當「句點王」問題竟出在大腦? 「1族群」難以對笑話做出反應
事實上今年稍早發布的研究顯示,比起大多數其他類型的笑話,人們似乎更喜歡「雙關語」。作者Cody Gibson認為,如果聆聽者對於雙關語發出嘆息或感到尷尬,反而可能表明他們喜歡這個笑話,而非覺得該笑話令人不快。
「聆聽者對笑話做出翻白眼、嘆息等反應,都可能是對笑話有興趣的表現;相反地,聆聽者若面無表情、無視笑話內容,代表其可能打從心底對笑話感到厭惡。這樣的人普遍對於笑話的反應程度較低,也就是人際團體中常有的『句點王』角色。」Gibson表示。
來自台灣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的詹雨臻教授,亦曾於《Nature》子期刊《Scientific Reports》發表研究,表明害怕社交、容易「句點」別人的「被笑恐懼症(Gelotophobia)」患者,其皮質邊緣系統(MCL)對於諧音笑話展現較少的刺激,較無法從「非敵意笑話」中得到歡愉感;且容易在閱讀「敵意笑話」時,分析他人是否在嘲笑自己、進而陷入負面情緒。
詹雨臻教授表示,所幸青少年中「句點王」的角色,可以透過後天訓練或引導,逐漸培養其幽默感、並增進人際互動。不過,任何人都不應取笑或歧視被笑恐懼症患者,也並非人人都喜歡老爹笑話。因此在針對特定族群、個人開玩笑前,最好詢問聆聽者的意願,避免無意間傷害他人、在人際關係上「鬧了笑話」。
資料來源:
'Dad jokes? That’s the way eye roll…’
Neural Correlates of Deficits in Humor Appreciation in Gelotophobics
Pun-intentionally sadistic: Is punning a manifestation of everyday sadism?
Rough-and-tumble play and the regulation of aggression: an observational study of father–child play dy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