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有過「流鼻血」的經驗,鼻血在耳鼻喉科也是常見的症狀,醫師要從複雜的鼻腔構造中找到出血原因與出血點並不容易。當病人因為流鼻血來到耳鼻喉科門診,醫師主要評估的3大面向分別為出血量、型態與出血點,除了詢問詳細病史外,也會以理學方式,藉由足夠的光源進行探查,並以軟式鼻內視鏡詳細檢查鼻內構造。
台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蔡祐任指出,年輕人流鼻血的原因通常是過敏性鼻炎、鼻腔異物、鼻腔腫瘤與外傷引起,不同於老年人可能因為多重共病、用藥而導致;尤其台灣有4成的青少年受過敏性鼻炎所擾,也容易因為鼻腔黏膜浮腫、血管豐富,導致一打噴嚏或揉挖鼻子等動作,就造成鼻中膈附近出血,流鼻血的症狀會更為明顯。
其次,鼻內異物的情況多見於孩童誤將水銀電池、豆類和彈珠等物品塞入鼻孔,挖不出來,甚至越挖越深造成鼻血,若異物未及時取出,有可能掉入氣管或呼吸道導致窒息。較少見的情況則是惡性腫瘤或血液性疾病如凝血功能障礙、白血病等;運動、碰撞造成顱顏的外傷也會導致鼻出血。
蔡祐任說明,該個案因水蛭寄生於鼻黏膜上導致鼻血,也是屬於外來物,臨床上雖然偶爾有案例,但仍屬少見。水蛭通常會吸附在人體傷口附近吸血,但血吸過多就會從口器旁流出來,導致病人會出現一陣陣鼻血的情形。所幸,個案的鼻內水蛭順利取出,也免於活體生物掉入氣管的風險。
他也呼籲,夏天是水蛭活動的旺盛期,若民眾去山林間戲水,要盡量避免口鼻沒入水中,而在山林戲水後若出現不明原因的鼻血,建議快點到至耳鼻喉科就醫,避免自行嘗試自行挖出水蛭,以免水蛭逃至鼻腔深處。
▼約4公分大的水蛭藏在個案的鼻腔裡,導致病人不時流鼻血。(圖/台北慈濟醫院/優活健康網)
流鼻血要怎麼處理呢?一般的流鼻血可以透過捏住鼻中膈前端的方式加壓止血,若血流不止,臨床醫師會透過血管收縮的藥物作鼻部填塞控制出血,或針對部分較嚴重的病人施以雷射燒灼手術,減少出血情況。除非是惡性腫瘤破裂導致的大出血,不然一般鼻血是不會造成生命危險的。
許多民眾在看到鼻血的當下會因緊張而向後仰,蔡祐任強調,「正確的做法要將頭往前俯視,讓血流出來,以免大量鮮血倒流進呼吸道,造成嗆咳、噎到,若情況嚴重恐因呼吸道阻塞致死。」若民眾在1天內發生1次以上,或超過3天都在流鼻血而未改善,務必到耳鼻喉科就診,找出明確原因,才能避免後患。
延伸閱讀:
流鼻血別仰頭!正確止血3步驟
本文授權轉載自《優活健康網》,原文為他連3週「流鼻血」 竟揪4公分大水蛭!醫警告「這動作」恐引異物入鼻
(封面示意圖/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