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曝二次約會成功率必勝攻略。(圖/潮健康)
不是搶著付餐錢就有用! 研究曝第二次約會必勝攻略
該研究由美國佛羅里達大學衛教與行為學博士James B. Moran所發起。研究團隊進行了3項具一定規模的子研究,以更好釐清有利於二次約會的行為。在第一項研究中,團隊招募100名受試者,並請他們列舉同性別者在第一次約會時可以採取的五種行為,以增加第二次約會的機會。
其中,男性提名的4大策略是「深入交談」、「支付約會費用」、「保持幽默感」和「保持眼神交流」。女性提名的前4種策略則是「講笑話或搞笑」、「保持提問與好奇心」、「禮貌和尊重」、「穿著與化妝得宜」。為了評估上述行為的有效性,團隊隨即開展第二項研究:此次則招募131名受試者。
第二項研究的受試者被要求對上述8種行為進行評分。結果顯示,男性與女性對於上述行為,是否會在第一次約會中增加對方好感,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在第二項研究中,8種行為被細分為3大類:「禮貌程度」、「參與程度」和「行為適當性」。
男性認為,約會時「參與程度高」(如眼神交流、良好的肢體語言、微笑和提出好問題)的女性,更容易獲得第二次約會;另一方面,女性認為「禮貌程度高」(例如表現出友善、關心和傾聽)的男性,更有可能獲得第二次約會。從本質上說,男性看重的是「對自己表現興趣、並進行身體或調情行為」的女性,而女性則看重「表現出善意和適當社交行為」的男性。
⚾世界棒球12強⚾超級循環賽 鎖定 CH51 東森新聞
約會、把妹看實境秀學習沒用?專家曝:與現實條件高度不符
在第三項研究中,研究團隊則透過網飛(Netflix)製作的實境秀節目《約會萬花筒》(Dating Around),來評估接受第二次約會者是否確實使用了8種加分行為。該劇在每集內容中,主角都會與5個異性進行不同的約會,最後主角們則會選擇想與之進行第二次約會的異性。
團隊針對共計12集的內容片段進行編碼,例如禮貌性、幽默感、多提問、接吻等元素,並進行邏輯回歸分析,以確定這些行為對第二次約會是否真有影響。結果顯示,8種受試者認為的加分行為,與《約會萬花筒》中主角們第二次約會的成功率,沒有顯著關聯性。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結果?Moran認為,像是《約會萬花筒》這樣的真人秀節目,往往有其劇本設定、並經由後製與剪輯以創造娛樂內容。因此,該節目可能無法準確反映現實生活中的約會經歷。換言之,第三項研究表明,人們認為第一次約會時的有效行為,與確保第二次約會實際有效的行為之間存在脫節。
Moran指出,將3項研究結果比對,可以發現人們實際認為的約會加分行為,與主觀認定的加分行為、以及於影視作品中呈現的結果都不相同。「男性更喜歡女性在約會時更投入,但女性則偏好第一次約會時更有禮貌的男性。這些行為似乎反映了男女之間不同的擇偶偏好和性策略。」
▼研究顯示相近在一起越幸福的24項條件。(圖/潮健康)
找另一半不能只看「三觀」? 「24項條件」越相近在一起越幸福
如果想讓對方在第二次約會時赴約,也可以看自身條件是否與對方相吻合,日後培養出浪漫關係的機率也更高。《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研究指出,若「24種條件」與約會對象越接近,則日後自己與其成為浪漫伴侶的機率越高、在一起後幸福感也會提升。
這24項條件分別是:生活方式、觀點、情緒狀態、出生背景、社會性、浪漫性格、道德觀、家庭狀況、飲食習慣、感知能力、社會階級、宗教信仰、從眾行為、休閒嗜好、外貌、工作型態、衝突化解、同情心、幽默感、居住地、談話能力、智力、熱心程度,與活動參與度。
若以性別進一步區分,男性更關心「情緒狀態」和「活動參與度」的相似性,而女性更關心生活方式、觀點、道德、從眾行為、外表和同理心方面的相似性。研究指稱,這是因為傳統上女性在撫養孩子方面投入更多,因此對伴侶的選擇也較嚴苛。若上述特質符合越多,則成為潛在伴侶的機率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