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星林家佑參加《全明星運動會》,擔任藍隊隊長表現出色,深受粉絲歡迎。但林家佑過去其實飽受骨癌折磨,當時的疼痛彷彿骨裂般令人難以忍受,這段往事曝光,讓人相當心疼。
▼林家佑參加《全明星運動會》,擔任藍隊隊長。(圖/翻攝自林家佑臉書)
林家佑長相帥氣,體格精實,在《全明星運動會》擔任藍隊隊長的身分,在各項運動都拚盡全力替團隊取得好成績,更是游泳 50 公尺的紀錄保持人,表現十分亮眼,一般人很難看出來,林家佑在過去曾經罹患骨癌,他近日在《名人說生活》節目中也談起這段往事時表示,他某次丟棒球,回去後覺得手臂有點痠痛,原本以為休息一下就沒事,想不到情況越來越嚴重,到後來他必須依靠藥物才能壓住疼痛。
劇烈疼痛讓林家佑忍無可忍,前往骨科就診,一檢查發現他的手臂「裡面有長東西,骨頭就是有破掉」,醫師說明造成他持續疼痛的原因,其實是腫瘤壓迫引起的,「它就是你一直骨裂的感覺」,林家佑表示,腫瘤吃掉了自己的半根骨頭,「那個部分一半都是腫瘤」。
▼林家佑手臂劇痛,就醫檢查才發現罹患骨癌。(圖/翻攝自林家佑臉書)
聽到這樣的情況,讓主持人夏和熙相當不捨,詢問發現時機是否算很晚?林家佑表示,因為他的腫瘤惡性比較低,長的比較慢,再加上不算太晚發現,因此目前已經治療完成,觀察期到今年的12月。林家佑表示,這段時間參加節目高強度的運動,讓他的身體跟抵抗力都越來越好,他也固定每半年至一年就會回診進行X光檢查,確保腫瘤沒有復發。
延伸閱讀>>男星手痛檢查竟是罹癌 醫示警:肩膀、膝蓋痛要小心
▼林家佑的治療已經完成,觀察期到12月。(圖/翻攝自林家佑臉書)
林家佑對抗骨癌的過程相當辛苦,所幸最後成功恢復健康。國泰綜合醫院網站就曾介紹骨癌的症狀、好發年紀以及治療方法,坦言骨癌發生的真正原因現在仍不清楚,不過若是良性腫瘤,便不易復發、轉移;若是惡性腫瘤也不用氣餒,若發現治療得早,可以使病人五年存活率高到七、八成。
骨癌可分良性骨癌、惡性骨癌兩種,良性不會對人產生致命影響,惡性骨癌的組織有不正常癌細胞會對人體致命,並轉移到其他組織器官。不過良性骨癌有時也會轉變為惡性骨癌。就發生比例而言,良性多於惡性,次發性(其他惡性腫瘤轉移)多於原發性。
骨癌發生因素
骨癌發生真正原因現在仍不很清楚,但可能與骨骼的過度生長、慢性發炎刺激、代謝的毛病或放射線等因素有關。
骨癌好發年齡、性別與發生部位
骨癌易發生在12至20歲左右的年輕人,以原發性骨癌為常見,次為50至60歲者,則以轉移性骨癌及多發性骨髓瘤轉移較多。
骨癌症狀
1. 患部疼痛:
患部疼痛是最常見的症狀,有些骨癌具有特殊的疼痛方式,尤其是夜間特別疼痛,但有些骨癌則只會隱隱作痛,這種疼痛有時在早期對止痛藥還是會出現效果,但當骨癌增大之後,止痛效果即會變差。
2. 運動功能障礙:
運動功能障礙可能與疼痛有關,也可能因為骨瘤刺激到肌肉或神經系統,造成運動功能的障礙;有時骨骼發生骨折也是原因之一。有時也可能會同時出現神經系統功能受壓迫所引起的功能障礙。當發生運動功能障礙時,經常會使病患感到十分緊張,此時必須探討是否有神經急症,必要時需施行緊急手術。有時也偶可碰見排泄功能障礙者。
3. 局部出現腫塊:
良性的腫塊通常可出現很久但成長速度不快,且比較小,局部皮膚外觀良好;但惡性腫塊則可能會迅速長大,且會出現局部皮膚腫脹甚至潰爛的現象。末期骨癌由這些變化即可供診斷參考。
4.發生病理性骨折:
在許多平時沒有明顯症狀的病患,突然因為輕度外力而發生骨折時,通常都不會預期到罹患末期骨癌,通常發生病理性骨折之前都會有一段時間的骨骼破壞,或多或少都會有症狀,有的被當作生長痛而未注意,因此平時應注意骨骼檢查。
5.其他非特異性症狀:
如體重減輕、食慾不振、輕度發燒或腰酸背痛等等,這些也都可能出現,但若沒有其他特殊症狀,有時也並不容易下診斷;不過對於任何長期治療而仍未改善的症狀,仍應保有高度的警惕心,如此才可望減少誤診的機會。
骨癌治療方法
良性腫瘤
良性骨科腫瘤特性就是生長慢,不易復發和轉移。平時可進行門診追蹤觀察,但是若已經產生骨折或是將要骨折,通常在進行骨折固定的同時,要進行腫瘤切除,並且把組織送檢。
惡性腫瘤
如果懷疑是甚至於確定是惡性腫瘤(骨癌),也先別氣餒,由於近年來醫學的進步,截肢已經不是唯一的選擇。若是發現治療得早,醫師可以施行肢體保留手術, 即為一方面切除病灶,同時保留原有肢體的功能。再配合化學治療,可以使病人五年存活率高到七八成。
(封面圖/翻攝自林家佑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