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署今天公布,國內新增3例日本腦炎病例,最小個案年齡未滿5歲,個案活動或居住地附近有豬舍、水稻田或鴿舍等高風險場域,感染可能性高,所有個案均在住院治療中。
衛福部疾管署今晚發布新聞稿說明,國內再新增3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為彰化縣花壇鄉50多歲男性、雲林縣東勢鄉40多歲男性及台東縣關山鎮未滿5歲男童,發病日介於6月15日至6月29日,分別有發燒、頭痛、四肢無力、譫妄、嘔吐及抽筋等症狀,經就醫通報後確診,目前均在住院治療中。
疾管署表示,3名個案居住地或工作地周邊皆有發現豬舍、水稻田或鴿舍等高風險場域,研判於居住地或工作地周邊感染的可能性較高。為降低疫情風險,衛生單位已針對個案活動地周邊進行病媒蚊調查、化學防治噴藥及誘蚊燈懸掛等防治措施,同時加強對當地民眾衛教宣導及預防接種。
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今年截至目前共7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個案居住地分別為新竹縣、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台南市、屏東縣及台東縣各1例,個案活動地附近多有高風險場域;2018至2021年全國同期確定病例數分別為32、14、17及15例,以40歲以上成人較多,但各年齡層都有感染風險。
疾管署表示,國內正值日本腦炎流行高峰,台灣以三斑家蚊、環紋家蚊及白頭家蚊為主要病媒蚊,常孳生於水稻田、池塘及灌溉溝渠等處,吸血高峰為黃昏與黎明時段。大部分的人感染日本腦炎後大多無明顯症狀,少數會有頭痛、發燒或無菌性腦膜炎,嚴重則可能出現意識改變,甚至昏迷或死亡。
疾管署提醒,民眾儘量避免於病媒蚊吸血高峰時段,在上述易孳生病媒蚊的高風險環境附近活動;如果無法避免,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於身體裸露處使用政府機關核可的防蚊藥劑,避免被病媒蚊叮咬而感染。
(封面圖/翻攝自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