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向來有「水果王國」的美名,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各式各樣的水果,尤其水果富含膳食纖維等營養素,不少人餐前或飯後都會來份水果,但其實近年來,台灣出產的水果的甜度越來越高,含有的糖份可能超乎你的想像,萬一不小心吃多了,當心沒補到營養,反而先導致血糖飆高,長期下來恐傷身。至於該如何聰明吃水果呢?有醫師也給出專業解答了。
水果被視為高纖、低熱量的健康代表,甚至還有人會採取只吃水果的減肥法,長期下來卻也容易導致糖代謝的問題。事實上,水果的甜度相當高,舉例來說,一般容量的全糖飲料,通常含有7至8茶匙糖份,但一顆大蘋果的甜度可能就高達3至4茶匙糖份,也就是說,光是2顆蘋果就可能含有等同於一罐軟性飲料的糖份,若長時間攝取過多的糖份,恐怕會對健康帶來不小影響。
▼一顆大蘋果的甜度可達3至4茶匙糖份。(圖/Pixabay)
而隨著時序進入炎炎夏日,西瓜、榴槤等水果是不少民眾會選擇的消暑聖品,不過,不論是西瓜或榴槤富含的糖份都相當高,屬於高升糖指數(GI值)的水果,這些甜度過高的水果吃下肚後,短時間內會導致飯後血糖快速升高,容易讓身體陷入健康風險。而所謂的「高升糖指數」,也就是指GI值越高的食物,在人體消化的過程中,因為容易變成血糖,易造成血糖出現不穩定的狀況。心血管代謝權威翁國昌醫學博士建議可以挑選當季且低升糖指數(GI值)55以下的水果,像是番茄、奇異果等水果,低GI的水果可以讓餐後血糖不會在短時間內上升太快,較不容易有飢餓感,也能避免因為過度進食,導致吃下多餘熱量,讓身體承受負擔。
▼西瓜屬於高升糖指數(GI值)水果。(圖/Pixabay)
至於該如何挑選水果,同時又不會將過多熱量吃下肚?首先,以同等重量來看,香蕉、櫻桃、石榴、芒果、葡萄和無花果,含有的糖份就高於西瓜、樹莓、奇異果和新鮮蔓越莓。再者,水果愈是成熟,含有的糖份可能也就愈多,因此最好盡早吃掉,不要放太久才吃。另外,大部分的水果應該整顆食用,而且每天不要喝超過一杯果汁或果昔,因為消化整顆水果釋放糖份的速度較慢,有助避免身體一次吸收大量糖份。心血管代謝權威翁國昌醫學博士也提出挑選水果的三大重點,第一選對的水果;第二選對的量;第三吃的時間也很重要,建議餐與餐之間,為獲得水果利益的最佳時機。
▼以同等重量來看,香蕉含有的糖份高於奇異果。(圖/Pixabay)
另外,維持均衡的飲食習慣也相當重要。根據衛福部的「每日飲食指南」建議,每人每日應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包含全穀雜糧類、豆魚蛋肉類、乳品類、蔬菜類、水果類、油脂與堅果種子類,每類食物提供不同的營養素,都要吃到建議量,才能達到營養均衡。以1500大卡為例,每日應攝取全穀雜糧類 2.5碗(其中1/3為未精製)、豆魚蛋肉類4份、乳品類1.5杯、蔬菜類3份、水果類2份、油脂與堅果種子類4份(其中油脂3份、堅果種子1份);各類食 物之建議份量,皆隨總熱量攝取量增加而增加。
▼苦瓜屬於高纖蔬果,若搭配全榖雜糧類食用,可幫助減緩醣類吸收,使餐後血糖相對平穩。(圖/達志圖庫)
(封面圖/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