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子菸致命問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美國電子菸嚴重肺部疾病已達1299人,死亡再飆新高,增至為26人,也讓電子菸會不會致癌、對人體有沒有危害等相關問題,再度掀起討論。然而,紐約大學電子菸危害研究團隊日前公布研究,在小鼠的實驗中發現實驗小鼠有肺癌、膀胱尿路上皮增生的癌前病變,至於,外傳電子菸可以幫助戒菸,專家也做出相關回應。
「電子菸」是由電子菸填充液(下稱菸油)、霧化器及其零組件組成,以電能驅動霧化器,加熱混有尼古丁、丙二醇或其他香料之菸油,產生類似菸霧的蒸氣,供使用者吸入肺中,產生吸食菸品效果。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11日發布最新電子菸嚴重肺病疫情報告,死亡人數累計已達26人,且各州通報病例更從805人飆升至1299人,且向來主張用電子菸推動戒菸的英國,也出現了第一例電子菸致死案。
▼不少年輕人有抽電子菸的習慣。(示意圖/Pixabay)
然而,參與該研究的陽明大學藥理學科暨研究所助理教授王湘翠,以研究團隊日前發表的研究指出,雖然只是動物研究還無法推論到人體,但吸電子菸確實會損傷DNA,進一步出現癌前病變,雖電子菸在科學上仍有許多未知,但是對健康絕對有害。王湘翠提到,目前評估電子菸安全性有四大困難,第一,目前的動物試驗場景,還無法應用在人類身上;第二,市面上電子菸種類太複雜、無法全面評估安全性;第三,目前研究都是短期研究、缺乏長期暴露實驗;第四,部分研究可能有背後菸商利益衝突。
台北榮總家醫科醫師賴志冠則是表示,根據調查顯示,電子菸使用者以年輕患者居多,美國高一學生每5人有1人使用、高三生更是每4人就有1人,且研究顯示,抽了電子菸之後,未來6個月抽菸機率比沒有接觸電子菸者增加3.5倍,希望社會各界審慎看待電子菸。
董氏基金會姚思遠執行長則是指出,2010年美國「開放成人選擇、禁止青少年使用」的電子菸政策執行後,2011年立刻有1.5%高中生開始使用電子菸,而2019年最新調查顯示,高中生吸食電子菸已快速蔓延到27.5%,短短八年增加18.3倍,換句話說,目前全美已經有500萬名青少年深陷電子菸害中。
近年來許多人會吸食電子菸(vape),代替傳統紙菸,認為兩者相較下,電子菸比較「健康」,還可以幫助戒菸,不過美國近期傳出約多起,疑似因電子菸引起的肺病,甚至已導致多人死亡。其中,有一名25歲護理師在吸食電子菸3年後,出現咳嗽出血,甚至全身疼痛的現象,就醫後才驚覺3器官嚴重發炎,最後雖撿回一條命,但至今都須依賴氧氣桶過活。
▼護理師今年2月開始出現腹瀉、嘔吐等現象,情況一直未好轉。(圖/翻攝自SWNS TV)
電子菸的事故意外頻傳,美國德州一名24歲男子布朗(William Brown)第一次嘗試電子菸,竟當場被炸得面目全非,爆炸噴射出的碎片還切斷他的頸動脈,急救後仍宣告不治。而猶他州一名18歲少女尼爾森(Maddie Nelson)平時有抽電子菸的習慣,且已長達3年,她日前卻突然感覺背部疼痛就醫,隨後便陷入昏迷,最後經過醫師詳細的檢查,發現她肺部長滿了白色的脂肪顆粒,並罹患了「急性嗜伊紅性白血球肺炎」(Acute eosinophilic pneumonia,AEP),情況相當嚴重。
▼尼爾森突然感覺背部疼痛就醫,隨後便陷入昏迷。(圖/《Metro》)
醫師研判,會出現這狀況,極有可能是電子菸菸油中的甘油或四氫大麻酚(Tetrahydrocannabinol, THC)所造成的,醫生認為,尼爾森的病例是醫療團隊所見過最糟的病例之一,甚至一度想宣布她恐怕無法度過難關。所幸經過3天的救治,尼爾森順利救回一命,如今已能自主呼吸,但晚上仍需靠吸氧氣維持呼吸。而尼爾森事後也將故事分享在網站上,「我要以我的經驗告訴大家,這些電子菸裡的成分並不安全,我甚至差點喪命」、「以前我認為,這不可能發生在我身上,但事實並非如此,聽我的勸,盡早戒菸」。
然而,在台灣,電子菸油如含尼古丁成分,屬藥事法第6條所稱藥品,應依藥事法規定辦理,目前電子菸經霧化後之菸油仍存在安全性之疑慮,且各國陸續發布有關該類似產品的安全警訊,為確保民眾健康及安全,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暫無核准含尼古丁成分的電子菸進口,海關不得逕予放行。
而台灣法令雖明訂相關設備、菸油均不可販售,但其實在台灣仍可見到有店家販賣電子菸,主要是因為《藥事法》只針對如含尼古丁成分,且《菸害防制法》部分也根本沒有電子菸相關條文,缺乏嚴格檢驗機制。對此,國健署則是表示,將邀經濟部、財政部盤點法規,全面管制電子菸專賣店。
●東森新聞關心您
吸菸有害身心健康
戒菸專線0800-636363
(封面示意圖/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