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太陽!AI用電需求大增 科技廠聚焦核融合

聽新聞
人工智慧蓬勃發展,帶動用電大增,讓科技巨人也必須搶奪電力資源。(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人工智慧蓬勃發展,帶動用電大增,讓科技巨人也必須搶奪電力資源。(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人工智慧蓬勃發展,帶動用電大增,讓科技巨人也必須搶奪電力資源。Google 1號宣布在台灣投資太陽能,供應龐大的資料中心用電;也顯示在找尋電力之際,科技廠還必須考量能源是否「夠綠」。

不少企業就將目光放在「核融合」技術上,核融合模擬太陽產生能量的過程,被稱為人造太陽。而且就像太陽一樣,有望提供人類取之不竭的電力。

炙熱的巨大火球,在太陽系中心發光數十億年孕育地球上所有生命,而現在人類竟然打算在地球上打造一顆人造太陽。

所謂的人造太陽,其實就是核融合反應,模擬太陽產生能量的過程,兩個氫原子結合成氦原子。過程中將釋放大量能量,來提供取之不竭的電力。

全球科技巨頭的目光,全部都在這裡,因為這顆太陽就是AI的未來。OpenAI執行長奧特曼大手筆砸下3.75億美元投資核融合新創公司,因為AI的核心就是算力,而這就相當於電力需求。

摩根大通預估,微軟、亞馬遜網路服務公司、Google母公司Alphabet和Meta四大科技巨頭2022年總共消耗90兆瓦時電力,相當於哥倫比亞全國用電量,這甚至還只是ChatGPT問市前的電量消耗。

美國能源公司Oklo創辦人德瓦特:「當我們越來越常用AI,當AI變得更加普及,(耗電量)只有可能增加核融合供乾淨電力。」

國際能源署更預測,到了2026年資料中心耗電量,將是2022年的2倍多從哪裡找電成為科技廠的任務。而且電力不夠綠也不能用,不過只要有了核融合,所有用電問題都能解決,就連外界對於核輻射的憂慮,核融合也能一併消除。

影集核爆家園:「凌晨1點23分45秒的爆炸。」

放射性物質擴散貽害後人,現有的技術核分裂產生的核廢料,放射性千年不衰,毒性讓人提心吊膽。

而核融合不但是乾淨能源,副產物之一氦不具危險性;另一個副產物中子,微量放射性,不足以對人體造成傷害。而且同等重量的原料,核融合能產生近4倍的電力,成為科技巨頭下注的最佳標的。

科技廠買核電拚AI,人造太陽商業化還要時間,但AI發展不等人。Google決定先仰賴真正的太陽,在台推動100萬千瓦的太陽能資產建置案,供應Google台灣資料中心。微軟也在懷俄明州,建設全新鈉冷式核電廠。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以核廢料處理來說,已經有所進步,所以我們不該再受限於此。」

除了增加新的供電設施,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三分之一的核電廠,目前都在和科技公司洽談,為資料中心提供電力,像是亞馬遜網路服務即將向全美最大核電廠直接取得電力。

AI發展下,爭議不斷的核電,似乎是目前的最佳解答;但如何說服民眾核電的安全性,可能是各國政府和科技廠的首要之務。

AI 太陽 用電 科技 核融合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朝野開戰Live/防選罷法三讀!綠委破窗佔立法院議場

朝野開戰Live/防選罷法三讀!綠委破窗佔立法院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