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金河
在政治攻防中,經濟好不好一直都是朝野對立,論戰的焦點!前一陣子大家都在說出口衰退,台灣出口連續12個月衰退是事實,但那是因為先前的基期太高,9月388億美元終於超過去年的375億美元,而有3.4%的正成長。但是這個月比對去年的399億美元,出現衰退機率很大,但接下來會在低基期下創造連續成長。
現在戰場來到經濟成長率,賴世葆、曾銘宗都批經濟數據慘兮兮,今天Yahoo新聞也有一則報導說:「景氣轉黃藍燈,經濟卻不好,該信誰?我說誰也不要相信,但要相信數據!看經濟數據,不是只看一天,而是要看一季或一年,要把長天期的數據拿出來一起看,我幫忙大家整理出來,從2019年起各季的經濟成長率數字,我幫大家來推估未來經濟的變化。」
從2019年起,台灣的經濟成長率都超過3%,尤其是在疫情肆虐下的三年,台灣的經濟表現大好,從2020年第二季的0.62%,到21年Q1達9.29%,Q2也有7.85%,21年全年GDP成長6.53%,這是難得一見的好成績,但到了22年,美國暴力升息展現威力,全球經濟從9月急轉直下,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營收急速下滑,出口出現衰退,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在Q4出現0.78%的負成長,今年首季再出現3.31%的負成長,第二季有1.36%的正成長,Q3對比去年的3.64%,如果能夠有2.3%的正成長,已經是非常不錯了,第四季將對比去年的0.78%負成長,成長率一定超過3%以上,也許還會更高。
經濟的成長與衰退,很大的成分和基期有關,前期太漂亮,後面衰退的機率就會大。看經濟表現,純粹看一季,兩季,意義不大,政治人物見縫插針,看看就好!這些年,台灣的經濟表現不差,2003年南韓人均所得,超過台灣一萬美元,台灣也在去年超南韓。過去台灣人均GDP差日本很大,去年也追到了,台灣要進一步落實的是所得分配的問題,這有待稅制的配合,今年第三季,美國和中國的GDP都是4.9%,到底誰比較好?單看一季的數字是沒有意義的!
●作者:謝金河/財信傳媒董事長、財訊社長兼發行人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謝金河 」臉書
●以上言論不代表東森新聞立場
●歡迎投書《名人森論題》,請寄ebctalk@ebc.net.tw,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封面示意圖/photo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