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爛尾樓風暴擴大,波及上百建案,中國官方也出手救房地產,公布16條拯救房市措施,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則指出,此舉乃「金融機構」在救「金融機構」自己,而台灣過去在陳水扁政府時期,也曾使用房市融資放寬政策來救市。
中國二十大後,中國人民銀行、大陸銀保監會公布16條拯救房市措施,包括鼓勵金融機構和開發商自主協商,對於開發貸款、信託貸款等融資,融資展期一年,調降個人房貸首付比率和貸款利率。16條拯救房市政策被喻為是「史詩級房產救市」。
李同榮表示,中國房市融資政策大開放史無空前,16條措施其實已經醞釀多時,為避免政策核心遭扭曲,因此選在二十大之後公布,恰當其時,而16條拯救房市政策核心為「企業債務展期與融資」,藉以穩定房企,並防止爛尾樓持續發酵的骨牌效應,而支持個人購房信貸藉以促進市場流動性,「保交樓」更促進購房者信心恢復,帶動整體市場銷售恢復。
▼李同榮認為,16條拯救房市措施,實際上為「金融機構」拯救「金融機構」。(示意圖/pixabay)
李同榮也進一步解釋,16條金融機構要拯救房市,主要有3大原因,包含防止房市風暴導致社會問題、避免房市崩盤導致金融風暴,同時也要擴大內需,藉以振興衰退中的經濟。
而台灣在2001年陳水扁政府時期,也曾經運用房市融資放寬政策拯救金融機構。當時歷經亞太風暴與房市不景氣的雙重影響,2000年政黨輪替後,陳水扁政府發現金融逾放比高達8%以上,也就是100件房貸有可能8件會淪為呆帳,為了防止金融系統性風暴,陳水扁政府除了採取增值稅減半措施外,並提供2000億至8000億的購房利息補貼政策,此舉金融機構房市融資放寬政策,明為拯救房市,實為拯救金融機構風暴危機。
(封面示意圖/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