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過年,不少人都會立下新的目標,期許自己能有所成長。曾在台積電擔任駐廠心理師的企業人才輔導顧問汪士瑋提醒,設定目標時可以將「距離縮小」,就能避免拖延症,讓目標更容易達成!
為什麼明知道會拖延,我們還會不自主地進入這樣的循環裡呢?個體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提出自我保護策略的概念。阿德勒認為,失敗的經驗會強化人的自卑感:人不喜歡失敗的經驗,因此他們會在自己跟目標之間訂出一段距離以保護自己,避免失敗。
所以,當我們面臨到一個目標,卻感覺到有壓力的時候,我們能夠做的,除了拉出距離保護自己,也可以試著採取另一個做法:主動把距離縮小,主動將原本要完整完成的目標切成小的段落!
設定短期、合理目標會有什麼好處呢?
● 當目標變小,自己的掌控感覺會增強。
● 掌控感增強,就可以減少自動保護機制即時啟動的狀況。
● 當目標變小,完成第一件事情的時間縮短、難度降低了,更容易完成。
● 有了第一步的成功經驗,也會增加員工後續執行的意願。
舉例來說,當主管面對沒辦法讓自己放鬆、一放鬆就會批評自己的員工,如果大目標是要幫助他能夠放鬆,但是這件事對他太過陌生,也可能跟他的信念相互牴觸,或是他不知道怎麼做...,就像是讓一個人看著目標,但他又做不到,反而創造更多的壓力給自己,達到反效果。
如果要協助員工,主管應該要把大目標,分割成小目標。例如:我們可以拉出一條刻度(如圖一),刻度的一頭是完全的放鬆,另一頭是不能放鬆,然後跟員工慢慢的討論,每一格對他來說的意義是甚麼?可以怎麼做到?哪些刻度可以比較容易先做到?
▼圖一(圖/東森財經製圖)
有朋友可能會問,是不是一定要五格,三格可以嗎?當然可以。我們只要能夠將大目標化為小目標,就能降低員工面對這件事情的困難感,甚至無助、茫然的感覺。
本文摘自《成長型領導:希望有人早點告訴我的,第一本管理輔導指南》/汪士瑋/本文由PCuSER電腦人文化授權提供
●以上言論不代表東森財經立場
(封面示意圖/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