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集團重大虧損事件,引發國際媒體持續強烈關注。華爾街日報最新報導指出,瑞信29日發表在Archegos事件受到的具體損失共達48億美金,並承擔了6.5億美元的稅前虧損,並且過了四個月才終於承認風險部門監管責任不足,但導致瑞信更大虧損的,其實是供應鏈公司Greensill破產事件。
▼瑞信集團近期狂踩2大地雷,損失慘重。(圖/達志圖庫)
基金專家林奇芬:「瑞信把Greensill應收帳款,變成基金賣給投資人,利息、手續費兩邊賺。」原來Greensill先幫企業客戶支付應付帳款,再向供應商辦理融資,或把帳單包裝成類似債券的投資工具,賣給瑞信旗下基金;而瑞信標榜由Greensill提供的貿易應收款基金,有多重保護,並且沒有匯率風險,還有保險公司做擔保,具有低風險投資特性。
而瑞信向客戶標榜,由Greensill提供的貿易應收帳款基金具有低風險投資特性,有多重保護,並且沒有匯率風險,至於投資人是否能保本,在瑞信銷售郵件中也曾提到,倒帳的話也有保險公司能擔保,沒想到因為瑞信風險評估不慎,導致被Greensill破產影響資金收益,讓台灣投資人血本無歸。基金專家林奇芬:「此類基金通常都會有保險,但詳細內容要看,以及是否有在銷售時和投資人明說。」
更讓台灣投資人氣憤的是,按照常理,瑞信香港應該要主動積極揭露資訊和進度,而非讓投資人不知情再自己追問,對此瑞信香港至截稿前尚未有任何回覆;而香港金融管理局發言人則表示,不評論個別機構事宜。
在Archegos和Greensill事件後,瑞信喊話重組,但其實過去已經重組過三次的瑞信,換來的卻是持續不斷的醜聞,就連瑞信集團最大持股時間最長的股東之一的「卡達投資」,也降低了在瑞信的持股。如今可以看到的是,這家百年的歐洲金融機構已經在多次風波,毀了自己的招牌。
瑞信香港於7/30回覆:
任何客戶意見都將按公司程序妥善處理,也在29日宣布,連同先前已經支付的款項,以及該基金持有的剩餘現金,共有66億美金,等於已經還給投資人三分之二的金額,未來也會繼續爭取向投資者返還資金。
(封面圖/翻攝Googl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