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今年受到新冠肺炎影響,再加上港版國安法施行,使得國內局勢出現動盪,連帶影響到香港的經濟。其中,滙豐控股因為捲入多起負面事件,導致股價跌至25年來最低價位;渣打集團在香港的股價也大跌。
對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以「獅王風雨飄搖,大笨象劫數未盡」為題,在臉書發文表示,一個國家的經濟枯榮,最敏感的指標在金融業,例如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2008年的金融海嘯,捲起大浪的都是金融業。
謝金河猜測,這次滙豐控股慘跌不止,可能是今年肺炎疫情重擊全球經濟的敏感指標,尤其在美中角力中,滙豐就像夾心餅乾,動輒得咎,進退維谷,處境艱難。
謝金河說,過去幾十年,滙豐一直都是香港的鎮山之寶,其總部設在英國,但營運主力在香港。去年滙豐控股有36%的收益來自香港,這比全歐洲的33%還大;過去進入大陸的資金,很大的比重透過滙豐銀行。「在沒有騰訊,阿里巴巴之前,滙豐銀行一直是香港前幾大市值企業,港人都稱滙豐是『獅王或大笨象』」。
但是,謝金河指出,自從滙豐捲入孟晚舟事件後,風波不斷,大陸直接派人進入滙豐管理層,等於直接「變相接管滙豐」。港版國安法通過,滙豐又成了美國制裁的目標,使得滙豐進退兩難。再加上滙豐總部設在英國,但營運以香港為基地,「滙豐到底是誰的?大家都說不清楚。」
謝金河認為,這次滙豐又捲入反洗錢風波,大陸可能禁止滙豐參與大陸進出口及投資活動,也可能被迫出售在大陸境內所有投資項目,大陸更可能下令中資企業避免與滙豐往來,對滙豐而言,這可能會是百年來最大劫數。此外,滙豐股價也如山崩一般。金融海嘯前後,滙豐股價高達130.5港元,如今創下27.5港元最低價,「滙豐的衰敗,象徵了香港前途多艱。」
除了滙豐,謝金河也指出渣打銀行從215港元跌到33.5港元「太慘烈」,在香港掛牌的如中國銀行、建設銀行、民生銀行等,全都創下上市以來最低價。
最後,謝金河提到台灣的銀行業,今年本益比、股價淨值比都明顯提升,除了壽險為主的金控公司,大多數銀行體質日趨強健,但今年最弱的是上海商銀,可能與上海商銀在香港及上海業務比重較高有關。「這次滙豐股價慘跌,正在訴說香港未來的故事。」
(封面圖/翻攝自Google Ma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