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工廠」中國能否轉向「內循環」為主的經濟模式

聽新聞

▲紅旗(圖/Getty Images)

中國經濟的「內循環」突然成為一個熱詞,再聯繫到中國目前面臨著幾乎墜入冰點的地緣政治環境,外界有聲音認為這是中國應對外部壓力「閉關鎖國」之舉。

也有經濟學家認為,應對外部壓力不假,但「閉關鎖國」解讀片面,這一輪調整是從外循環為主轉型為內循環為主,而非捨棄外循環。

雖然如此,中國作為「世界工廠」將龐大產能由外轉內,形成內循環為主的經濟,依然面臨著多重障礙。

「自力更生」

「內循環」在中國官方語境中的全稱是「國內大循環」,這個詞第一次出現在公開報道中是今年5月,彼時中國剛剛從疫情中緩過氣,經濟逐步開始復蘇,但外部環境從政治到經濟都開始全面惡化。

5月23日,中國兩會期間,習近平在出席政協的一次會議時稱,「我們要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6月,習近平和副總理劉鶴分別在兩次會議上重覆了這一表述。

此時,輿論還未形成對「內循環」的討論。直到7月的兩個比較重磅的會議上都出現這一表述——兩個會議分別是7月21日的企業家座談會和7月30日的中共政治局會議,後者不僅是中國下半年經濟政策的風向標,還為10月份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制定「十四五」規劃鋪路。

中國紡織工人
Getty Images

因此有分析人士認為,即將結束的中國「十三五」規劃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十四五」的主線則可能就是「建設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至此,關於內循環的不同聲音甚囂塵上。路透社援引一位前中國政府官員點評說,「確認以內循環為主,相當於『自力更生』」。中國財政學者賈康則撰文認為,將經濟內循環解釋為以後要自力更生,是「極端化認識」,「帶有明顯偏差的理解」,更為注重內循環,決不意味著重回「閉關鎖國」。

賈康認為需要消除該誤解: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絶不是關起門來封閉運行,而是通過發揮內需潛力,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地聯通,內外需相互促進,綜合發力。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表示,「內循環」的發展壯大有助於抵減全球亂局下的外部衝擊,基於此,中國經濟在「外循環」中將更為靈活主動,受惠於外而不受制於外。

近年來美國用極致手段打擊中國科技巨頭華為。
REUTERS
近年來美國用極致手段打擊中國科技巨頭華為。

地緣政治冰點

不可否認的是,提出「內循環為主」的大背景是中國幾乎跌入冰點的地緣政治環境。

在科技領域,美國不僅採取極致手段打壓華為,強迫Tik Tok退出美國,在高科技制裁的實體名單也已超過300家,其中還包括多家中國高校。在美國高校中,與中國有合作的科學家和一些留學生也受到驅逐或簽證限制。

外交上,中美互相關閉領事館,互相驅逐記者,甚至有報道稱美國在考慮禁止中共黨員及家屬赴美。

中國周邊,與印度邊境再起衝突,在印度掀起抵制中國產品的熱潮;美國宣佈中國在南海有爭議領土的主權「非法」,澳大利亞緊隨其後。

7月30日的政治局會議稱中國正面臨「百變未有之大變局」。從中國上半年的貿易數據來看,政治領域和科技領域日漸尖銳的對抗,還未轉移到外貿領域,但無疑為仰賴外貿發展的前景投下陰影。

印度政府6月29日晚間以國家安全為由,宣佈禁用59項中國應用軟件。
EPA
印度政府6月29日晚間以國家安全為由,宣佈禁用59項中國應用軟件。抖音此前在印度的受歡迎程度超過YouTube,有14種語言,每月有超過1.2億活躍用戶。

抵禦外部衝擊?

中國經濟以「內循環」為主,對應的是之前數十年以「外循環」為主的發展。中國改革開放後,製造業企業普遍採用「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經營模式。這種模式下,原材料大量進口,在中國加工後,成品全部運到海外銷售。

「兩頭在外」的模式雖然意味著中國企業成為產業鏈上利潤最薄的一環,品牌、原材料、銷售都在國外,中國只能掙取微薄的加工費。但在中國發展初期帶來巨大紅利:利用中國的勞動力價格優勢快速在國際貿易中佔據一席之地,同時避免了在國內原材料市場和銷售市場的競爭。

但是在疫情和地緣政治環境陷入冰點的情況下,這種模式的弊端顯露無疑,中國可能同時面臨需求端和供給端「雙向擠壓」,一方面,消費市場依賴國外,主要貿易伙伴都在國外,如果出現疫情或制裁,出口訂單會被大面積取消;另一方面,供應鏈上一些關鍵技術、進口原材料和配件依賴國外,外部動蕩可能出現短缺,使生產停擺。

一百年前的美國經濟或許是中國的前車之鑒。程實認為,從「雙循環」的演進階段來看,2020年的中國與1913年前後的美國高度相似。美國在1913年前後從「外循環」經濟過渡到「雙循環」共同促進,其後經歷了「一戰」、「大蕭條」和「二戰」,雖然一度遭到外部環境的嚴重拖累, 但是憑借本土產業鏈和市場的相對穩定,最終實現了逆流而上。

事實上,面對以前的外部衝擊,中國已在一定程度上向「內循環」過渡。2008年後,中國仰賴多年的外貿訂單出現斷崖式下跌,政府不僅推出四萬億計劃,刺激「鐵公基」(包括鐵路、公路、機場、港口和水利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拉動投資,還推出家電下鄉補貼,刺激農村消費市場的發展。

這前後,外貿依存度也經歷先提升再回落的過程。1998年中國外貿依存度(貿易總額/國內生產總值)為31.8%,2008年達到歷史峰值。但從那時開始,內需就成為中國的關注點,中國外貿依存度逐步回落,2019年又回到了31.8%。

建築工地
Getty Images
為應對金融危機,中國2008年啟動大規模刺激計劃。

世界工廠如何轉向

多位分析人士認為,科技內循環和消費內循環,將是這輪轉向的重點。

路透社援引中國政策內幕人士和政府顧問稱,這一政策尚未給出具體細節,但標誌著中國的戰略重心將轉向本地需求和技術發展,不過國內供應鏈的建立將部分借助外國投資。

「隨著形勢變得嚴峻,中國領導層提出了『內循環』的概念,不過完全(依賴)『內循環』是不太可能的。」上述政策內幕人士稱。

國泰君安發佈報告認為,「構建國內大循環,其重要性不亞於供給側改革,具體落地主要依托於消費內循環、科技內循環兩大抓手進行構建。」

在這兩個方向上實現內循環為主,既是中國的被動選擇,長期來看,也是一種必然選擇。

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外向型經濟快速發展,通過規模效應和低成本勞動力,中國用10年時間成為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大國和商品出口國。當時中國工資水平低,國內居民消費能力和意願都比較低,強大的工業產能主要對外。但時至今日,中國的工資水平和社保不斷上漲,勞動力低成本的優勢逐漸被更新興的發展中國家超過,一些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如製衣,已經大規模向東南亞等國轉移。

其次,中國在科技創新上有後發優勢,沿著發達國家已探明的技術路徑進行研發,成本和難度都大大降低;通過市場換技術,甚至直接模仿,使中國科技快速趕上,也使歐美等國指責中國強制技術轉讓或知識產權盜竊。然而,在5G、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更新的創新領域,中國也站在前沿,而且他國的科技封鎖更嚴格,使中國的科技後發優勢也消耗殆盡。

人民幣與美元
Reuters

障礙

世界最大的生產國,把航向從對外轉向對內,並不容易。單從消費內循環而言,關鍵不在於產能,而在於是否有足夠的消費市場來容納。

國泰君安的報告稱,重要抓手之一,在於持續擴大內需,降低居民儲蓄率,用居民內部消費需求消化內部投資產生的產能,承接以前的出口,形成自我暢通、自我循環的經濟體。

僅從紙面數字而言,居民內部消費需求似乎頗具潛力潛力——2017年佔GDP的比重為39%,不僅遠低於美國(69.5%),也低於日本(56.3%)和韓國(47.8%),甚至低於印度的居民消費支出水平(59.1%)。以汽車為例,美國的千人汽車擁有量是800台,德日是650台,中國到2017年末才剛140台,差距很大。

但實際情況是,中國統一大市場,被一道「城鄉二元結構」鴻溝一分為二。路透社援引中國宏觀經濟學會副會長王建分析,中國目前約有3.3億人口的人均GDP已在2.5萬美元以上,而有10.5億人口的人均GDP在4,500美元以下。

這兩部分人口分別集中在城市和鄉村。兩部分人收入差距巨大,使中國形成了M型消費結構,低端和相對高端的消費比較多;更健康的消費市場則是橄欖形的,中間龐大的中產階級形成消費市場的主體。

王建認為,高收入階層房、車需求越來越接近「天花板」,其他消費增長潛力並不大;而低收入階層收入水平提不上來,消費需求未能釋放。而解決方案只有通過城市化,使中國經濟走出低谷,未來15年內,只有中國能依靠城市化所創造的巨大內需實現較高經濟增速,甚至再現高速度。

但多位分析人士觀察認為,解決這一難題非常複雜,促進政策可能伴隨負面效應。比如說,中國外向型經濟結構形成長期高儲蓄、高出口、低消費的狀況,要提高消費意願和能力,就需要提高居民的社會保障水平,同時抑制房價;但前者可能導致勞動力成本提高,商品價格上揚,對消費有抑製作用,後者本身就是經濟內循環的重要行業,抑制房價會傷害關聯產業。

中國 世界工廠 閉關鎖國 內循環 習近平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12強東京巨蛋爭金】11/22(五) 中華VS美國  精彩賽事請看東森新聞

【12強東京巨蛋爭金】11/22(五) 中華VS美國 精彩賽事請看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