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觀光客沒辦法來台灣之後,永康街商圈的人潮也縮水了五成,而各家店面也變得必須合作,共同抗疫。
挫出片片的雪花冰,擺上新鮮芒果,但轉眼看內用人潮空空蕩蕩的,這回衝擊至少七成業績,商圈餐廳們也要跟外送平台獨家合作。
▼(圖/東森新聞)
餐廳行銷業務經理黃偉德:「跟我們之前單獨談的合作條件部分,協會這邊談的條件,是比較優惠,我們預計可以讓我們的業績,大概成長到兩成左右。
厚厚一疊振興券,50個商家要搶先政府推出,預計發放2萬份,時間到明年4月,這麼拼就是因為已經有店家撐不住了。
永康商圈理事長劉鴻翔:「中大型的店家到這個月就已經撐不下去了,有兩三家目前已經收掉了,至少超過十五家以上,只要跟我們聯繫,我們都免費提供給他。」
同樣聯合抗疫的,還有寧夏夜市,靠著外送3個月就創造出1.5萬筆訂單,而迪化商圈也計畫要拉長營業時段,和結合跨境電商,但要衝消費力道,還是要靠政府多幫忙。
商總理事長賴正鎰:「動力不足,大家不會為了這個消費四千塊,然後去使用那一千塊錢,我們建議他能夠給予五千塊的消費券,就像金融風暴2008年的時候。」
牛肉麵店人潮進進出出,政府還規定要維持1.5公尺的社交距離,恐怕對他們來說還是有難度。
民眾:「小吃店現在應該都很擠吧,大餐廳就更不用說了。」
看來小店家,只能多動點腦袋,重新挽回消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