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國際間最受人矚目的事件莫過於美伊之間的戰爭。美國出動無人機,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刺殺伊朗將領蘇萊曼尼(Qassem Soleimani),把中東緊張局勢推向新的高點。伊朗全國上下激憤不已,揚言發動報復;伊拉克國會則通過決議,要把美國駐軍驅逐。若要說這場戰役中最大的受害者,肯定是非伊拉克莫屬,盡管現在局勢有所穩定,但伊拉克振興石油產業的計畫也將為此受到波及。
1月3日,美國總統川普下令在巴格達國際機場對伊朗將軍蘇萊曼尼(Qassem Soleimani)進行無人機「定點清除」。一周過後,1月8日,伊朗伊斯蘭革命軍對向伊拉克兩個美軍基地發送導彈作為報復。
▼蘇萊曼尼號稱伊朗「第二號權力人物」。(圖/翻攝自AP)
蘇萊曼尼號稱伊朗「第二號權力人物」,是伊朗中東政策的影武者;在伊朗人民的心中,他是對抗美國以及ISIS這兩大死敵的英雄。在過去的20年來,他都是伊朗最神秘的「聖城軍」指揮官;其扶植了黎巴嫩的真主黨,組織了伊拉克什葉派民兵,並支持敘利亞的阿薩德總統。過去多起海外的恐怖攻擊和暗殺行動都是由其發號司令。
蘇萊曼尼被殺的第二天,有成千上萬的伊拉克民眾湧上巴格達街頭,並在其棺木旁哭泣,誓言要與伊朗人一樣為其報仇。蘇萊曼尼的死亡無疑震撼了整個伊拉克,加劇了該國人民長期以來的擔憂,伊拉克恐怕再次成為華盛頓和德黑蘭之間血腥戰爭的中心。
至於為什麼是伊拉克?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伊拉克與伊朗是鄰國,兩國相鄰的邊境長達900英里。在1980年,伊拉克前總統海珊(Saddam Hussein)因入侵伊朗,引發了持續8年的戰爭,導致數十萬人死亡。直到2003年,海珊政府被美國推翻後,情況才得以緩解,而美國也在2011年撤出伊拉克。事實上,如今的伊拉克背後都少不了伊朗的影子,該國三分之二的人口及政治上主導地位的什葉派群體,在過去都一直在向伊朗的同胞尋求支持。
▼伊拉克前總統海珊(Saddam Hussein)。(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2014年,因為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IS)在伊拉克猖獗,美國因應伊拉克政府的再次出兵。ISIS的出現,讓伊拉克成為了伊朗、美國和ISIS拉鋸戰的中心,同時也讓伊朗與美國暫時成為盟友。直到去年3月,ISIS宣告滅亡,美伊之間沒了共同敵人,便又再次以彼此為敵。在打擊ISIS的過程中,美國在伊拉克部署了5000名軍人,而伊朗所扶持的什葉派民兵也在該場戰役中崛起。於是,伊拉克又成為了美國和伊朗的競技台。
1月8日上午,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表示,伊朗看起來收手了,而美國也準備擁抱所有人想要的和平。盡管從兩國的表態來看,局勢將會有機會緩和,但伊拉克振興石油產業的計畫卻也因此受到了波及。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位於伊拉克的石油企業高管表示,伊拉克希望與沙特爭奪中東地區石油主導地位的願望已經開始受到外資減少的打擊。而這次美伊之間的紛爭,恐怕會再次讓伊拉克石油產業振興面臨新的挑戰。
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資料顯示,在至2030年的未來10年裡,伊拉克預計將成為全球石油產量增長的第三大貢獻者,僅次於美國和巴西。然而,上週五,美國在伊拉克發動無人機襲擊,給在伊拉克經營的外國石油公司帶來了風險。
▼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資料顯示,在至2030年的未來10年裡,伊拉克預計將成為全球石油產量增長的第三大貢獻者。(示意圖/翻攝自Pxhere)
如果衝突頻頻發生,即使當地工人能夠維持伊拉克石油生產的水平,但美國與歐洲企業管理人員和工程師的流失,都會造成伊拉克進一步失去開發石油儲備所需的專業技能。這無疑會讓伊拉克振興石油經濟的計劃寸步難行。
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資料,伊拉克與全球石油巨頭進行了幾筆大型交易後,伊拉克外資在2012年至2018年間減少了一半,降至50億美元。不透明的監管環境和安全問題都將成為外國投資者所需承擔的風險。而這些外資若是不斷的減少,這將會給伊拉克的經濟帶來毀滅性的打擊。要知道,伊拉克政府收入的92%都是由石油所供應的。相較於2018年盈餘7.9%,2020年,伊拉克預算赤字恐怕會達到國內GDP的3.5%。
(封面圖/東森新聞資料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