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黑幫常常給人暴力、危害社會治安的印象,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許多的黑幫都漸漸的被社會淘汰了。(圖/翻攝自每日頭條)
日本黑幫常常給人暴力、危害社會治安的印象,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許多的黑幫都漸漸的被社會淘汰了,並且當初參與黑幫的人士,都已無法再以此賴以為生,紛紛的離開了這個黑幫圈子。但近期,有黑幫成員開創了新的道路,畫出一組關於黑幫的貼圖,並且賣給了Line,但最後還是按照警方的要求下架
根據日本《產經新聞》的報導,日前日本警方在搜尋過程中,發現了在Line上竟然出現了以黑幫為主題的貼圖,並且竟販賣著600日圓(約167元台幣)的高價。在日本警方的追查之下,最終發現這則貼圖是由日本黑幫「住吉會」中的一位成員所繪製。
▲這套關於黑幫的貼圖在日本的Line上出現,引發了民眾強烈的關注。(圖/翻攝自搜狐)
這套關於黑幫的貼圖在日本的Line上出現,引發了民眾強烈的關注,而這套貼圖是以日本黑幫的一些用語為主,其中包括「現在在總部」、「跟大哥一起」、「讓小弟去」之類的等等。
▲這組貼圖過程中合乎所有的規定,但因為繪製這個貼圖的人,是「住吉會」成員,並且之前還有勒索100萬日圓(約28萬台幣)的前科。(圖/翻攝自搜狐)
報導中還指出,這組貼圖過程中合乎所有的規定,但因為繪製這個貼圖的人,是「住吉會」成員,並且之前還有勒索100萬日圓(約28萬台幣)的前科。因此,警方還是以避免黑幫威脅要求購買貼圖,等於變相收取「保護費」為由要求該名黑幫成員到警察局進行調查,並且還要求其把所有的貼圖下架。
日本黑幫社會的起源於武士街曾被廢之後,許多武士因此失去了生活的重心,便開始轉而出現暴力犯罪事件。但也有武士開始經商或者從事一些不得光的行業,如開設賭場等,但他們都不會被社會所接受。
日本因為是世界上唯一承認黑幫合法性的國家,所以在早期,黑幫只要在法律制定的法律規範下活動,就回給其發放合法准證。並且日本的警視廳每年都會發放白皮書,詳細的列出日本黑幫的數量和具體人數。
早期日本黑幫的成員還是有不少的,但是在1983年之後,日本的黑幫成員便逐年在減少,許多人因為違法犯罪行為相繼被抓:另外,由於經濟不景氣的因素,美國政府也不段的對黑幫進行制裁,導致黑幫的利潤迅速地被縮減。所以還是有許多的網友認為,黑幫確實還是有可能做出這種變相「收保護費」的行為。
「住吉會」,日本的黑幫主之,日本警察廳指定暴力團之一。本部設立於東京都港區赤坂6-4-21,以住吉一家為主。並與山口組、稻川會並稱為日本的三大黑幫。活動的地區主要是在關東地區,成員約2,900人(包含準成員的話約5,800人),占全日本暴力團員的16.8%。
現代人手機不離身,金融業也陸續轉移行銷宣傳管道,先後成立 LINE 官方帳號與自創貼圖,提供民眾免費下載,也趁機宣傳自家服務與商品,利用民眾對於社群媒體的高依賴度,爭取曝光率。
根據 LINE STORE 排行榜,目前熱門的金融機構官方帳戶,包括中國信託、台新銀行的數位銀行品牌「Richart」、國泰世華銀行、玉山銀行與花旗銀行,其中國泰世華與星展銀行的好友人數都超過 600 萬人。
而這股 LINE 官方帳號也吹向歷史悠久的老行庫,包括兆豐銀行、第一銀行與土地銀行也有自己的 LINE 官方帳號。彰銀今 (22) 日也預告,將在 25 日聖誕節當天推出 LINE 官方帳號,並由吉祥物柴寶 (BOA) 為主角推出多款可愛貼圖,提供民眾免費下載。
彰銀表示,即將上線的 LINE 官方帳號,主要提供信用卡服務、行動網銀與線上貸款,還可以與智能客服對話諮詢業務,擺脫傳統上網查詢或等待電話客服。
彰銀還預告,未來將導入 LINE Business Connect 服務,客戶完成身分驗證並綁定「彰化銀行 LINE 個人化服務」,就能在與智能客服對話的過程中,得到個人化的資訊,像是查詢信用卡帳單、額度與紅利點數,還可收到繳款截止日、紅利點數效期等提醒。
為避免民眾下載貼圖後就「封鎖好友」,彰銀還特別針對官方帳號祭出週週抽、月月抽回饋方案,提供柴寶娃娃、LINE 熊大、兔兔、莎莉等周邊商品,每月還可以抽 LINE POINTS 點數。
對銀行而言,LINE 的官方帳號透過消息推播,提供自家產品最新優惠訊息,以近期為例,配合年底出國、消費高峰期,各銀行無不賣力的在 LINE 上用力宣傳信用卡促刷優惠,爭取消費者青睞,像是兆豐銀行為例,近期就透過 LINE 官方帳號宣傳刷卡抽演唱會門票與新卡促刷優惠。
一銀 LINE 官方帳號則由吉祥物小粉獅擔綱演出,除了優惠訊息推播外,還可按照個人需求點選智能客服、信用卡服務或是貸款服務。以信用卡服務為例,卡友可透過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線上辦卡或活動登錄,主打便捷迅速服務,吸引新客戶上門,並且固樁老客戶。
彰銀認為,社群媒體具高頻黏著特色,可快速滿足客戶高頻次且即時性的金融需求,成為迎戰數位金融戰役的利器之一,未來就看哪家銀行最能善用社群媒體獲得市場共鳴,就能擁有更多機會貼近消費者搶攻商機,在數位戰火中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