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即將普及?記者試吃:有股豆味要趁熱吃

聽新聞

▲全世界的人口都不停地在膨脹,而糧食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圖/翻攝自pixabay)

 

全世界的人口都不停地在膨脹,而糧食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為了供應起更多的人,在糧食上勢必要有更大的突破,再加上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豬瘟事件之下,肉品更是緊缺,而在如此嚴峻的情況之下,就有商家透過人工製造細胞培養肉,也就是俗稱的「人造肉」,希望可以藉此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並且減少對於環境的負荷。

 

人造肉就是在實驗室中通過幹細胞技術生產出來的肉,也被俗稱為「淨肉」(Clean Meat),而其原理便是先從活的動物身上取得少量肌肉樣本;然後利用雞肉樣本包含的成體幹細胞通過培養雞(一種包含了營養、維他命、礦物質的液體)生長;然後再將其放在可食用的支架上,細胞就會不斷的複製形成成塊的肌肉組織。

 

▲因為幹細胞可以分化成其他類型的細胞和組織,所以原理上來說,只需要一個細胞,就可以製造出無限多的肉。(圖/翻攝自華人百科)

 

最後,這種沒有骨頭的實驗室肉就可以用來烹煮加工端上的餐桌。因為幹細胞可以分化成其他類型的細胞和組織,所以原理上來說,只需要一個細胞,就可以製造出無限多的肉。。

 

實驗室的人造肉可以保護環境,減少人類因為肉類消費對動物產生依賴,而由實驗室所生產的「人造肉」與傳統方式生產的肉類相比,更可以減少96%的溫室氣體排放,減少99%的土地利用和82%的水消耗量。

 

而且這對於消費者來說,實驗室生長肉的過程中沒有加入轉基因技術(GMO),所以相較於轉基因食品更加的安全;另外,人造肉也許比普通的肉更加的健康,因為在製造的過程中,可以選擇哪些類型的脂肪可以進入最終的肉產品,不好的脂肪就可以因此被剃除,而實驗室肉不需要屠宰動物,也減少了由屠宰過程中所產生的肉類汙染造成的疾病風險。

 

▲世界上第一個用實驗室人造肉製作的漢堡就在倫敦電視亮相。(圖/鉅亨網)

 

雖然在文獻上,有著許多的觀點跟證明去支持「人造肉」的製造,但身為消費者的你,真的敢吃第一批的「人造肉」嗎?早在2013年8月5日,世界上第一個用實驗室人造肉製作的漢堡就在倫敦電視亮相,第一位品嘗「人造肉」漢堡的評論家說:「這看起來像肉,吃起來也像肉,雖然沒有那麼多汁,也不含任何脂肪。」

 

近期,有日本的記者前往美國舊金山的初創企業JUST,並且嘗試品嘗由實驗室內培養出來的「人造肉」所製成的炸雞塊和用綠豆提取蛋白質製成的炒雞蛋,之後便提出試吃後的感想,提及,雖然涼了之後會嘗出淡淡的豆味,但如果沒有事先告知,也許大多數人都不會懷疑這是不是真正的雞蛋做成的。

 

為了對應這項科技對食品產生的革命性改變,FDA(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也作出了相應的對策。在2018年7月12日,FDA召開會議就實驗室生產肉的安全和未來如何標註這類肉產品以使消費者可以一眼便分別出來,並且會提出新的法規來規範這一類肉產品的生產。

陸推「人造月球」計畫 代替路燈年省54億電費

▲大陸計畫研發「人造月亮」取代街燈,最快2020發射。(示意圖/取自pixabay)

 

大陸近日公布了一項計畫,為了節約能源,將在2020年把一顆「人造月亮」送入太空,配有反光膜的假月亮將在夜間反射陽光以提供照明服務。預計其光照強度最大將是現在月光的8倍。

 

綜合媒體報導,大陸成都計畫2020年發射「人造月亮」,以取代城市路燈的照明,節約電費。據悉,配有反光膜的假月亮將在夜間反射陽光以提供照明服務,最佳照度可達8倍滿月亮度,照射範圍可達50平方千米。

 

通過反射太陽光,該項目可取代夜間路燈照明,粗估每年可節約電費開支約12億元(約新台幣54億),而官方稱衛星已展開測試,成功後有望代替路燈。

 

▲四川計畫在2020年發射人造月亮,藉由反射太陽光,提供夜間照明。(示意圖/取自pixabay)

 

成都市希望藉助人造月亮節省城市照明開支,同時促進旅遊業增長。但這一項計劃在大陸網路上引起熱議。不少網友質疑其可行性,並擔心是否會造成光汙染。

 

有網友表示,「當年的巴鐵還沒實現,現在開始人造月亮了,以後是不是還要恢復『九個太陽』?」、「開什麼玩笑?夜間大型矩陣光污染嗎?」

 

還有網友認為,這種技術可以用在應急時,而不是日常生活中。「人如果長時間不在黑夜睡覺,會導致各種疾病。」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銀杏颱風侵台機率曝! 周三高壓強弱、路徑關鍵

銀杏颱風侵台機率曝! 周三高壓強弱、路徑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