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億紅包喊卡!「這國」還稅於民不分收入1發12年

聽新聞

政府發放萬元紅包炒得沸沸揚揚,因對象限於經濟弱勢和低薪者遭批評,經過一週密切討論後,行政院今(8日)在記者會表示,「月薪3萬元以下發1萬元」一事為謠言,從來沒有任何定案,會再從長計議。不過其實「還稅於民」的作法在香港、新加坡都有先例,澳門更是已經實施12年,且金額一年比一年還多。

 

▲蔡政府發放萬元紅包炒得沸沸揚揚,行政院今澄清此事為謠言。(圖/東森新聞資料畫面)

 

早在2015年,香港就有過全民減稅和發放一次性津貼的「6000計劃」,當時共發放370億元港幣(約台幣1579億元)。2018年,香港再宣布推出「新關愛共享計劃」,年滿18歲持有香港身分證,沒有領取津貼、沒有繳交薪俸稅,符合條件就能領取4000港幣(約台幣15,700元)。

 

▲鄰近亞洲國家發放經濟紅利先例。(圖/東森新聞資料畫面)

 

再看看新加坡,2017年政府預算盈餘高達96億元(約台幣2180億元),因此決定2018年要回饋給全民。派發總額為7億元(約台幣159億元),發放條件分成三層級,以收入來區分,年收入不到2萬8000新幣(約台幣63,500元)可以獲得6900元,年收超過10萬元(約台幣2,270,000元)的國民則會收到2300元紅包。

 

而澳門的全民紅包更是發放達12年之久,自2008年開始,不分收入、人人都有錢拿,且1年比1年還多,針對2019年起永久居民可拿到1萬元,非永久居民也有6000元的經濟紅利。

 

不過,雖然這些國家曾有「還稅於民」的作法,但前提是要有「財政盈餘」。例如新加坡2008年盈餘64億新幣(約台幣1450億元)、2017年96億(約台幣2180億元),香港2007年1100億港幣(約台幣4327億元),澳門因2006年及2007年財政盈餘超過510億澳幣(約台幣1.1兆元),在2008年建立「現金分享計畫」,將盈餘分享人民。

 

▲台灣地下經濟多,導致政府無法掌握經濟弱勢實際的收入情形。(圖/Flickr)

 

反觀台灣,統計至2018年12月底,中央政府公共債務逾5.3兆元,加上台灣未報稅的攤飯很多,曾有人估計地下經濟占比達全國GDP達3成,導致政府無法掌握經濟弱勢實際的收入情形,因此政府這次的紅包是否發放?而發放的對象為誰?都還得再多方考量。

 

看更多

 

對於蔡政府近日拋出規劃發給經濟弱勢族群「大紅包」的消息,引起不少企業界投反對票。商總理事長賴正鎰指出,「超徵稅收結餘400億元不應該這樣花,這不但對於繳稅的人不公平,而且也無法達到刺激經濟消費的循環效果」。並強調「應該要用多出來的稅收養一隻會下蛋的雞,與其撒錢看不到一點效益,不如減稅讓大家有餘力投資,才能挹注經濟活水」。

 

不過,究竟400億「大紅包」的超徵稅收從何而來?主要還是以「企業營所稅」和「個人綜所稅」為兩大來源。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表示,2014年至2017年稅收超徵累計金額已達5204億元,若再加計2018年稅收將連續5年超徵。並且,若以稅收細目來看,蔡美娜說,2014年稅收超徵1088億元,主要是營業稅及綜所稅增加所致,而其中的營業稅是因銀行保險業營業稅調高;2015年稅收超徵1878億元,增加較多的稅目是綜所稅及營所稅。

 

至於2016年稅收更超徵1278億元,而增加較多的稅目除了營所稅、綜所稅以外,就以公告地價調漲使得地價稅增加,還有贈與稅增加,主要都是因應稅率可能要調整,有些提前規畫動作已出現。另外,2017年稅收也超徵960億元,同樣也是受到贈與稅及營所稅超徵的影響。

 

▲每年超徵稅收主要來自「企業營所稅」和「個人綜所稅」兩大來源。(圖/東森新聞資料畫面)

 

此外,根據財政部統計處副處長陳玉豐先前的保守估計,也表示2018年稅收超徵600億元「沒有問題」,主要是經濟穩定成長、上市櫃公司獲利成長及台股活絡,因此稅收才會超乎預期。

 

另外,蔡英文總統也在元旦談話時提到,「今年5月報稅,國人同胞會發現有4項綜所稅扣除額提高了,月薪3萬元以下的朋友,基本上不用再繳所得稅,大家會感受到,政府真的很努力在幫大家省荷包」。另外,蔡總統還強調,除了加薪和減稅政策以外,今年更要進一步減輕民眾的負擔,過去兩年經濟有成長,稅收也超出預期,她已請行政院盡快提出具體方案,讓收入較少的民眾,能夠優先分享經濟成長的紅利,並表示「這就像公司有盈餘,就應該優先給員工來分享,一個國家也應該如此」。

 

▲蔡英文總統在元旦談話提到,分享經濟成長的紅利,「這就像公司有盈餘,就應該優先給員工來分享,一個國家也應該如此」。(圖/取自蔡英文臉書)

 

然而,對於政府將採「還稅於民」的政策,引發外界出現「劫富濟貧」的質疑聲浪,前行政院長陳冲也在日前針對稅收超徵與財政盈餘發表最新看法。他表示,對政府要建立「還稅於民」制度表達肯定,但在中央政府公共債務仍有5兆3千億時,並非是「還稅於民」的政策時機。此外,陳冲也指出,政府首先應釐清「稅收超徵」與「財政盈餘」,政府稅收超徵僅僅是表達實際徵稅金額超出年度預算,並不表示國庫目前有盈餘。

 

而另一方面,長年呼籲政府減稅的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則採支持的態度,並以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力推減稅政策為例。根據UBS(瑞銀集團)統計,川普減稅政策上路不到半年,就替美國帶來約2.5兆美元(約新台幣77.1兆元)的資金回流,比預期還大很多,而這可能就是2018年美股強勢的動力。

 

此外,2018年第2季時,當台灣正在為GDP(經濟成長率)是否如預期而忐忑不安時,美國的經濟成長率竟然開出有4.2%,使得川普龍心大悅,並認為經濟成長的主因就是來自於減稅。因此,謝金河也強調,這個結果相當值得小英政府借鏡,並直言「台灣稅率何德何能可比美國高?」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全台急凍「先溼後乾」多地有雨! 12月颱「帕布」最快今生成

全台急凍「先溼後乾」多地有雨! 12月颱「帕布」最快今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