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買進口車,往往會被課徵許多種稅,也讓價格因而降不來。(圖/取自BMW網站)
日前館長在直播中怒批國內小客車進口關稅過高,導致民眾花大錢卻還是只能開爛車,但早在之前消基會也曾批評過,由於關稅過高,民眾須不吃不喝3年才買得起一輛進口名車。不過,即便存在關稅問題,近幾年國產車的銷量還是輸給進口車。台經院研究指出,國產車廠對民眾喜好車款的轉變、應變不足,且進口車調降入門款售價以及匯率變動的影響,這些都是銷售量被超越的原因,關稅顯然不能是保證競爭力的萬靈丹。
民眾買車常會覺得自己買貴了,因為同款車在其他國家便宜許多,而大部分的人會將此原因歸咎在進口關稅過高。但即便如此,國產車銷售競爭力仍然敵不過進口車,就連產業發展也不如人?
▲台經院認為關稅顯然不能是保證競爭力的萬靈丹。(圖/google map)
據《聯合新聞網》報導,台經院產經資料庫分析師梁宜峰指出,國內小客車進口關稅17.5%,另不論國產或進口車還要再課貨物稅,2000c.c. 以下車款稅率 25%、 2001c.c.以上則課徵 30%,稅率比關稅還高,而如果是售價 300 萬元以上車款,還需繳納 10% 的特種貨物及勞務稅(俗稱奢侈稅)。
各種關稅層層疊加價格反映在車價上,目前出現許多部份降低或取消進口車關稅的聲浪,梁宜峰分析若成真的話,會讓國產車廠變「很慘」。同時他也指出,去年國內小客車銷售量比上年成長約1.85%,但幾乎都來自於進口車,國產車銷售僅持平甚至小幅衰退,而到了今年情況也尚未改善。
▲若降低部分關稅或是取消關稅對國產車會造成強烈影響。(示意圖/pixabay)
據報導,國產車會變成這樣的主因,梁宜峰分析,近年日元、歐元貶值均有利於進口車價,加上進口車商再主動調降入門車款售價,國內一台 Lexus 、 Benz 的價格降至150萬至200萬元。面對價格戰來襲,國產車商反應實在太慢,錯失禦敵先機。
對此,工業局官員強調,政府已確立大力扶植智慧機械產業在台發展,也歡迎台商回台投資,方案中也祭出多項投資優惠,希望可以透過智慧機械加持,降低本土車產生產成本、提升競爭力。
不過梁宜峰則強調,任何產業發展皆不能寄望政府政策或關稅保護措施,他觀察國產車廠近期也已跟進提升車輛安全配備,且同時推出多款「小休旅」,不過後續就要看國人是否願意埋單了。
館長日前在直播中怒批台灣政府為保護台灣本土汽車產業而抬高進口車關稅,根本是「逼人民開爛車」,引起廣大迴響。對此,裕隆集團出面低調回應:「會繼續傾聽消費者的聲音,努力做好該做的事情」。而財政部關務署也提出數據澄清,從2002年至2010年,進口車稅費是逐年調降,2010年後還一路持平未漲,進口小客車現行的關稅稅率僅17.5%,相較其他國家來得低,因此影響進口車價的關稅因素並不在稅。
▲館長怒批政府為保護台灣本土汽車產業而抬高進口車關稅。(圖/翻攝自Youtube@狂語台灣)
財政部關稅署也對「汽車關稅稅率達100%,係為保護國內汽車製造產業」做出解釋,進口小客車現行之關稅稅率為17.5%,遠低於印度(60%)、巴西(35%)、墨西哥(35%)、泰國(70%-76.82%)等國家;且比起2002年加入WTO之前的稅率30%(2000年起分年調降至17.5%),關稅至今已降低四成。
▲財政部關稅署對此出面澄清。(圖/anue鉅亨網)
而進口機車關稅稅率分別為18%或20%,相較其他亞洲國家稅率(中國大陸45%、馬來西亞30%及菲律賓30%),亦無偏高情形。
財政部表示,如果稅負是決定進口車價的關鍵因素,理論上,2002年起總稅費隨關稅調降一路降低,進口車價也應該跟著降,但事實並非如此,車價反而還年年調漲;顯示影響進口車價的關稅因素,並不在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