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美籍網友分享在台灣就醫的經驗,卻引發網路熱議。(示意圖/取自pixabay)
近日一名住在台灣的美國人分享在台就醫經驗,並大讚台灣醫療「便宜到吃驚」,甚至事後就連《華盛頓郵報》也專文介紹台灣健保。不過,如今卻有婦產科醫師直言,健保的各項給付過低,甚至剖腹的費用「人不如狗」,台灣的健保是犧牲醫護人員挺下來的。
據《聯合報》報導,身為婦產科開業醫生的呂秉正表示,一般而言,剖腹產要母子均安,住院7天,再加上嬰兒房的使用,總費用才約3萬元,但光是剖腹產的單項手術費用,就已低於動物醫院為1隻狗兒剖腹的費用,大嘆給付費用真的太少。
▲身為婦產科醫師的呂秉正感嘆,光是剖腹產的單項手術費用,就已低於動物醫院為1隻狗兒剖腹的費用。(示意圖/取自pixabay)
此外,呂秉正醫生也透露,過去婦產科曾和內科、外科以及小兒科,同列醫療4大科,佔一家醫院的營收達10%,但自從健保制度實施後,婦產科佔一家醫院的營收掉至約3.3%,有些醫院甚至因此不經營婦產科。另外,呂秉正醫生還強調,國外因為收費高,醫師可以全程照料,給產婦更好的照料,但台灣給付太低,變成要醫師以量取勝,導致產婦自然無法得到更多的照顧。
另一方面,同樣也是婦產科醫師的黃迎凱更表示,接生牽涉兩條人命,從待產就需要醫護人員的指導,以及產後24小時的照顧,但費用7天才約3萬元,和許多醫美抽個脂要10幾萬、隆乳2、30萬,連割雙眼皮也不只3萬元,都顯示健保給婦女生產的給付太低。此外,他更指出,在美國一般生產約是30至40萬元,剖腹產更要價60至70萬元,而台灣不管自然還是剖腹都是3萬元,並直言「但兩地的物價有差到10幾20倍嗎?」
▲對於醫師同業感嘆健保給付太低,林智群律師也表示,「在台灣健保給付標準下,醫師專業超廉價的」。(示意圖/取自pixabay)
而除了醫師同業感嘆健保給付太低,林智群律師也在臉書上無奈的表示,「台灣健保便宜這算稱讚嗎?」並直言,在台灣健保給付標準下,醫師專業超廉價的,「這樣好嗎?」除此之外,他更談起台灣的醫療收費,當病人快掛點、不得不用體外循環機,裝個葉克膜1萬元有找,「你覺得合理嗎?」並表示,「大醫院醫師的高收入都是靠高工時累積起來的,那個時薪其實不高,從這個角度看,台灣醫師真的是在做功德...」。
很多人出了國,就祈禱千萬不要生病,萬一生病也往往不情願就醫,唯恐荷包重傷,博凱文就是個例子,不過,他是美國人,他到的國家是台灣。
▲在台灣,醫療支出相當於國內生產毛額(GDP)的6.1%。(圖/東森新聞資料畫面)
現年25歲的博凱文(Kevin Bozeat)2月間因腸胃嚴重不適,某日半夜到台大醫院急診。他事後在臉書發文說,他完全自費,但只花了80美元(約合新台幣2400元)就獲得快速、仔細的診斷與有效的治療。到台北時間3月2日清晨,這篇2月17日的貼文已經有12萬人按讚,分享次數更超過21萬。
▲25歲的博凱文2月間因腸胃嚴重不適,某日半夜到台大醫院急診。他表示自己只花了約新台幣2400元,就獲得快速、仔細的診斷與有效的治療。(圖/取自facebook.com/kevin.bozeat)
他這篇貼文的標題是「公費醫療的恐怖:一手體驗」(The Horrors of Socialized Medicine: A first hand experience)。他用「恐怖」一詞,明顯在挖苦美國國內反對全民健保制度的人士。這些人批評推行全面普及化的公費醫療保險是在搞社會主義,會把美國拖垮。
這篇貼文分享次數之多,連美國主要報紙「華盛頓郵報」也在3月1日跟進報導。郵報的長文以博凱文的貼文切入,指出它觸動美國人的神經,因為是否要推動全民醫療保險,預料將成為明年11月總統大選的重要議題。
郵報指出,雖然台灣多數體療院所是由民間經營,但台灣採行醫療保險單一支付者制度,也就是醫療支出由政府控制。在美國,自由派團體與官員對類似制度越來越感興趣,希望它能解決美國醫療費用昂貴以及有數以百萬計的民眾沒有醫療保險的雙重問題。
在台灣,醫療支出相當於國內生產毛額(GDP)的6.1%,而郵報說,美國2017年的數字是17%,幾乎是其他已開發國家平均值8.8%的2倍,到2020年預估將上升到20%。
▲在台灣,醫療支出相當於國內生產毛額(GDP)的6.1%。(圖/東森新聞資料畫面)
報導引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教授鄭宗美(Tsung-Mei Cheng)於「衛生事務」(Health Affairs)期刊的文章指出,台灣於1995年正式啟動單一支付者健保體系,在這個人口2400萬的全球第19大經濟體,約99.9%民眾加入健保體系,不論在納入健保之前是否已經患有疾病。
鄭宗美在文章中指出,健保體系提供住院、門診、精神疾病診療、處方藥、牙醫、中醫、洗腎與高齡者的日間照護。台灣病患可以自主選擇醫生與醫院,和美國形成鮮明對比,因為美國保險公司與醫療服務提供的選項有限,限制病患就診,同樣的醫療服務,收費標準卻可能大不相同。
鄭宗美在接受郵報訪問時,舉例說明台灣與美國的醫療價格差異。以治療C型肝炎的夏奉寧膜衣錠(Harvoni)為例,台灣一個療程的費用相當於2132美元,美國平均要價高達3萬2114美元。台灣核磁共振(MRI)檢查費用為288美元,美國則要1119美元。剖腹生產在台灣收費1404美元,美國要1萬5106美元。
報導指出,近來美國對台灣全民健保的興趣大增。鄭宗美日前才向已宣布參選2020年總統職務的美國聯邦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說明台灣的健保制度,她也預計在今天向加州議員介紹全民健保。
鄭宗美表示,人們羨慕台灣的健保制度,因為政府的支出僅美國的1/3。她說,在成本與效益方面,台灣健保表現出色,許多希望推行全民健保的國家都在向台灣借鏡。
鄭宗美在她的文章中提到,在加拿大或英國等實施社會主義化健保制度的國家,要接受某些醫療服務必須花很長的時間等待,但台灣卻沒有這個問題。她指出,台灣和美國醫療體系另一個顯著差異,在於台灣的醫療行政成本遠低於美國。
博凱文說,他的發文迴響如此熱烈,可能是因為它讓許多美國人感到震驚,特別是收費部分。許多人和他分享高額醫療帳單,而且是在有保險的情況之下。
他在2月24日再次發文,呼籲美國推行普及全民的醫療服務。他說,台灣不如美國富裕,但健保體系花費更少、獲益更多。全民健保可以在台灣實現,也可以在任何有足夠資源的國家進行,需要的只是政治意志與執行的計畫。
博凱文17日貼文時,附了一張前幾天在急診室打點滴的手部照片。他說,他在半夜嘔吐不止,胃部嚴重痙攣,但因為擔心語言不通,而且自己在美國的醫療保險過期,在台灣又不具備納入全民健保的條件,不知看病要花多少錢,因此心想能不去醫院,就不要去。但因為情況越來越糟,他在台灣室友的協助下到台大醫院掛急診。
博凱文說,他一到醫院馬上就能掛號,能說英文的醫護人員為他吊點滴、驗血、做超音波檢查,醫師診斷他得了病毒性腸胃炎。在打完點滴並拿藥後,他就離院返回宿舍休息。在17日發文那天,他說自己已經大致恢復正常。
最讓他感到難以置信的是拿到帳單的那一刻,因為急診的費用僅80美元。他說,「這是自付全額,沒有折扣,沒有保險,而且這是台灣最好的醫院之一」。
他說,如果他有健保,費用還會低很多。若是在美國,沒有醫療保險,大概得花上數千美元。
台灣的全民健保至今已上路逾25年,不僅備受國外推崇,就連《CNN》都曾將台灣健保列為比台灣其他國家更好的10件事之一。然而,台灣「高CP值」的健保制度,就連長期旅居國外的國人,都會選擇回國使用台灣的醫療資源。近日健保署就統計出,旅外國人有高達2.3萬人欠健保費約5.54億元,再度引起「長年旅居國外是否可成為納保對象」的一項爭議。
▲近日健保署統計出,旅外國人有高達2.3萬人欠健保費約5.54億元,令許多民眾不滿。( 圖 / 東森新聞 )
根據健保署統計,旅外欠健保費者尚有2.3萬人,共積欠約5.54億元,其中有高達9成是以無職業身分投保,每月自付健保費6成,其餘4成由政府負擔。其中欠費最高為一名中年女子,欠費金額高達21.7萬元,但該名女子近5年未曾在台就醫過,甚至還有一名中年男子欠2.5萬元保費,在去年尚未鎖卡前,回台看病4次,用掉的醫療資源高達72.9萬元。健保署專委吳昕就表示,欠費者有8成都不在國內,可能是返台時或在台親人未注意繳費事宜。
衛福部長陳時中也表示,總統蔡英文於2016年廢除健保鎖卡制度,卻有旅外國民不繳保費仍回台看病,甚至有人一年回台就醫花掉70多萬元,但實際上旅外國民經濟能力相對較好,因此才會又祭出新政策要求先鎖卡,於今年6月起已針對欠費旅外民眾進行鎖卡,需付清保費才可以以健保身分就醫。
▲旅外欠費最高為一名中年女子,欠費金額高達21.7萬元,但該名女子近5年未曾在台就醫過。( 圖 / Pixabay )
有不少民眾認為,健保本該是給予在台灣生活、就業以及工作的人們保障的,不應該只是擁有中華民國國籍就可以享用便宜的健保。衛福部健保署署長李伯璋也表示,健保費中有約4成來自政府稅金,但有些僑胞不僅在台灣沒有置產,也不繳健保費,一回台就直奔醫院看病,「簡直比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的醫保還要好」,對守法繳健保費的台灣人而言,相當不公平。
▲衛福部健保署署長李伯璋也表示,健保費中有約4成來自政府稅金,但有些僑胞不僅在台灣沒有置產,也不繳健保費,簡直比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的醫保還要好。( 圖 / Pixabay )
而有網友曾在去年底在國發會的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出「長年旅居國外、退保期間過長者,不得為納保對象」,並表示要遏止出國享福、回國濫用國家資源,至今附議截止已有8,741人附議成案,衛福部也對此做出回應。
衛福部表示,目前只要是中華民國國民,在臺灣地區設有戶籍滿6個月,都要強制參加全民健康保險,按月繳納健保費,有疾病、傷害事故及生育時,可以接受保險醫療服務之給付。而今年5月就有立委提案,希望能廢止復保規定,目前已通過立院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