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恐怖美感 「人類紀」破壞創造新時代

聽新聞

看似雄偉壯觀的影像,卻可能是末日的徵兆。近代以來,人類大肆取用自然資源,並對環境造成了不可逆的改變,而這些人類在地球上留下的「傷痕」,也被科學家賦予了新的名詞,「人類紀」就此誕生。而異於科學家的角度,一名藝術家25年來,以他的目光紀錄下地球的變遷,並希望以影像喚起人們對這項議題的重視。

⚾世界棒球12強⚾更多精彩報導

相較於一般人熟知的「侏儸紀」、「白堊紀」,「人類紀」對許多人來說是全新的名詞,由諾貝爾獎得主保羅·克魯岑(Paul Crutzen)於2000年時提出,而起因則是因為人類的行為活動影響地球過大,讓一個完全由人類主導的地質年代橫空出世。

 

▼「人類紀」對許多人來說是全新的名詞。(圖/翻攝自BBC中文 youtube

 

據《BBC》報導,愛德華·伯廷斯基(Edward Burtynsky)早在「人類紀」一詞出現前,就開始以鏡頭記錄下人類正如何改變地球的外貌,從開礦、採石、筏木,甚至其他工業活動,愛德華將他們全部定格在相片上,並製成一部同名紀錄片《人類紀:人類世代》,向世人展示我們在自己星球上的「傑作」。

 

「這些詭異、奇幻的景象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人類需要…」為了實現現代物質生活,人類創造了難以分解的物質,這些物質則被稱為「技術化石(Technofossils)」,也成為愛德華關注的重點之一。

 

▼水泥被稱為人類的頭號遺產。(圖/翻攝自BBC中文 youtube

 

「自然界沒有水泥,這是我們留給後代的頭號遺產。」1995年至2015年間,為因應快速成長的人口,該時期的水泥產量占地球總量的一半,造就了地表上的各式「奇觀」,佈滿消波塊的海岸、有如花瓣的高速公路,甚至超越山脈的建築,但「奇觀」同時也意味著更多的採礦行為,以及土地開發,這些事件都造成環境的負擔

 

▼佈滿消波塊的海岸。(圖/翻攝自BBC中文 youtube

 

而另一項技術化石則是現今惡名昭彰的人類產物—塑膠。從污染甚劇的上游石化產業,到產品壽終正寢的歸屬垃圾掩埋場,愛德華用壯闊的鏡頭記錄下這項本應不存在自然界的東西,對地表造成的改變,「我們都是地貌的一部分,其中的事物我們都參與在其中。」

 

▼塑膠也是技術化石之一。(圖/翻攝自BBC中文 youtube

 

在愛德華的作品中,大多採用如上帝視角般的俯瞰角度拍攝,不但帶給觀賞者強烈的抽象畫面與空間感,也暗示人類已經成為地球的主宰。許多人好奇,為何愛德華會想以美學手法展現這種災難?對此艾德華則表示了不同的看法。

 

「那不是災難,那是我們自己造就的世界。」愛德華表示,為了養活多數人類,我們選擇了這樣的做法,雖然過去人們還不了解他的用意,但近年來卻有了更多的溝通和理解。愛德華也表示自己並非環保主義者,那不是他的專業,在學校中也沒學過,他只是讓人們了解事情正在發生。

 

「我願意把這些照片看作新的起點。」愛德華希望他的作品能讓世人展開對話,以處理環保議題,畢竟這些汙染問題並無法輕易指出究竟誰對、誰錯,所有人類都應該同舟共濟,才能將問題解決。

 

▼愛德華希望他的作品能讓世人展開對話。(圖/翻攝自BBC中文 youtube

 

 

 

(封面圖/BBC中文 youtube

攝影 技術化石 人類紀 環境汙染 地質年代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12強東京巨蛋爭金】11/22(五) 中華VS美國  精彩賽事請看東森新聞

【12強東京巨蛋爭金】11/22(五) 中華VS美國 精彩賽事請看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