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日本美食可以想到許多,但「平價」的國民美食,對日本人來說就是牛丼,就連台灣民眾都很熟悉的牛丼飯,可說是最親民的日本通縮指標。日本經濟狀況常反映在牛丼價格上,也因此專賣牛丼的日本三大平價連鎖餐飲集團,彼此就常低價惡性競爭,因此日本SUKIYA為了節省人力成本,開發深夜一人單獨顧店,卻因為一度推出高單價的牛肉壽喜鍋定食,導致店員無力負荷,引發輿論血汗批評。
滿滿一大碗飯上頭,鋪滿吸飽醬汁的肉片和洋蔥,日本國民美食牛丼,因為能速戰速決又價格便宜,成為上班族首選。光靠低價牛丼催生出,日本三大平價連鎖餐飲集團SUKIYA 吉野家和松屋,按照分店數規模來看,SUKIYA位居日本牛丼市場第一,而松屋在日本三大牛丼連鎖集團中規模最小,而日本人熟悉不過的牛丼飯,更是最親民的日本通縮指標,2000年一碗牛丼400日圓,當日本經濟不振,牛丼就削價競爭,2001年降到280日圓,因使用進口牛肉匯率變化也反映在日本牛丼價格上,日圓升,牛丼降,但隨著安倍寬鬆貨幣政策,大貶日圓,2012年後到近年紛紛大漲,松屋率先上調牛丼到380日圓,吉野家、松屋這一、兩年紛紛漲價到350日圓以上。
因為便宜,許多日本人只吃牛丼飯過活,日本經濟不景氣的低消費背後,更表示業者低價惡性競爭,日本SUKIYA節省人力成本,開發出深夜一人單獨顧店方式,但2014年時,日本SUKIYA卻推出高單價的牛肉壽喜鍋定食,但從準備到上桌,一共得花20分鐘處理,SUKIYA店員們無力負荷,還用漫畫表示自己當店員,好比奴隸一樣,結果在招不到工情況下,SUKIYA一度因缺人,日本多達28家分店暫時歇業。
日本大眾這才發現,要求牛丼便宜平價,以為這是平民美食,但又才發現平價牛丼背後是血汗店員,最後日本社會輿論,也讓業者停止這種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