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關鍵字|東森新聞:新聞在哪 東森就在哪裡

搜尋 升息 的結果 │ 最多顯示前600筆

穩賺高息債券?阿格力揭「3大必勝策略」:讓你升降息通吃

底掛牌時發行價僅10元,特別適合小資族進場,並且該ETF的篩選邏輯非常嚴謹,鎖定BBB級以上的投資等級債,票面利率位於前10%的優質債券。這樣的配置能夠讓投資者在升息環境中獲得較高的債息保護,而在降息時也能享有穩定的收益,實現升降息都能通吃的投資策略。此外,阿格力提到,當前美國經濟穩健,選擇「BBB-以上」的投資等級美國公司債,其風險相對較低,且票面債息較高,能夠提供穩定的現金流。對於喜愛月月領息的投資者,00959B更是理想選擇,它的配息方式每月固定分派,並且近期的月配息分別為0.055元和0.052元,......
01-03 15:15

最近債券ETF不太妙!分析師「3理由」逆風挺:別老想著賺價差

步調放緩」,加上市場加入了對川普新政策的擔憂,對通膨復燃的恐懼心理,使得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也從4.4%竄高到目前4.6%左右。不過股添樂認為在後續的QA問答上有個重點,記者問「2025年是否有可能升息?」鮑威爾堅定表示「不會」,他認為目前的利率水準具備良好緊縮效果。股添樂表示,雖然他當了大半年債黑,不過當前時間點,其實他覺得債券商品是可以看的,基於3個理由:1.目前利率依然處在降息道路上,只是速度放緩。這種情況在過去歷史中也算常見,超過70%的軟著陸降息週期,過程中都是走走停停,最近的下跌,是修正了過去......
12-27 16:15

11月房貸逾放總額71億創28月新高

況可能與短時間失業率大幅增加,家庭頓失收入有關係,又遇到景氣不好不動產轉手不易,才容易出現違約的狀況,而這波經歷多次升息,雖然每月房貸還款金額增加,但應不至於讓多數擁屋的家庭繳不起,但今年中股市從2.4萬點曾經跌破2萬點,若是又搭配槓桿操作的確可能會出現部分投資人資金吃緊狀況。。統計顯示,過去17個月房貸的逾放比率多處歷史超低檔的0.06%,逾放餘額多在60餘億元,一直到今年11月攀高到71億元,金額寫下近28個月以來新高,整體逾放狀況仍處於非常低的水位,不至於對於市場帶來價格上的破壞,不過房市交易轉淡後,......
12-25 17:42

金龍海嘯打趴買氣! 8成認半年內不是買房好時機

幅下滑,這些因素也讓後續的房市走向充滿了不確定性。另外根據中信房屋宅調查,多數民眾認為,以下3項政策措施對打擊炒房行為最具成效,分別是「限縮第2戶以上貸款成數」、「升息」以及「囤房稅」。莊思敏直言,伴隨「金龍風暴」的威力持續發酵,近期房市交易量較6月份的高點幾乎腰斬,可見政府政策對房市的影響相當顯著。莊思敏也分析,限縮第2戶以上貸款成數,將迫使首購族以外的購屋族必須拿出更多自備款,從而提高進場門檻;升息與囤房稅則是通過加重持有成本的方式,來降低民眾的投資意願,引導房市回歸自住買盤。展望2025年,莊思敏認為......
12-25 11:15

8.5萬人注意!綜所稅第3批退稅將入帳總退稅額達10億

,影響國內外銷動能,且房地產市場處於修正期,但由於2021年上市櫃公司創下獲利新高的遞延效果,加上股利與薪資所得的成長,升息推動利息所得扣繳增加,以及疫後消費動能強勁、臺股回升,相關稅收有所增長。因此,112年全國賦稅收入達3兆4,562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比111年增長了2,083億元,並已連續3年呈現正成長。這一增長主要來自綜合所得稅、營業所得稅、證券交易稅及營業稅的提升。。112年度綜所稅第一、二批退稅已分別於7月31日、10月31日完成入帳。而第三批退稅將於明年1月20日入帳,適用對象為那些在申報期......
12-23 14:18

看似沒第八波打房專家揭「恐怖殺手鐧」:讓你弄不出半毛錢

」:讓你弄不出半毛錢。歷經今年多次打房之後,央行今「19」日決議不升息、不升準,又未再提出新一波信用管制措施,市場普遍認為可獲得喘息空間,以免房地產「硬著陸」,不過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卻抓出央行簡報的重點,「持續審視各銀行的改善方案」、「督策其積極落實」,意味著「讓你們沒辦法弄出半毛錢」。徐佳馨雖然肯定央行這次的大發慈悲,此次未再出手可見對於近期第7波結果頗為滿意,因此在歲末年終之際,讓房地產市場喘口氣。不過打炒房的政策調性不變,房市仍在央行的「留校察看」觀察名單中,已顯著冷淡的房地產市場短期......
12-19 18:29

今年10大財經事件!黃仁勳、限貸令都上榜「史上最慘股災」奪冠

金千億6、比特幣破10萬美元!川普當選後市場看多7、金價飆2790美元!再創歷史新高紀錄8、台灣掀「仁來瘋」!黃仁勵巨星效應席捲全台9、升息時代終結!聯準會啟動四年來首次降息10、道瓊破45000點!美股三大指數屢創新高從該排名發現,2024年前10大的財經事件與股市息息相關,包括:今年8月5日「史上最慘股災」,因市場擔憂美國經濟衰退,一口氣創下「單日盤中最大跌幅、跌點」,以及「單日收盤最大跌幅、跌點」紀錄,終場以狂跌1807點作收,權值股台積電、鴻海、聯發科等重摔,總共428家上市公司盤中觸及跌停,榮登2......
12-19 09:35

跟著政策走輕鬆賺?日股ETF多頭拼圖股魚:「有這檔」才夠

的民眾,股魚會如何建議配置?股魚表示,日股自8月以來經歷修正,目前處於盤整階段,相比美股和台股已漲至相對高點,再加上日銀可能在本月升息,這標誌著日本有望擺脫長期通縮困境,進入通膨成長期,並計畫啟動升息循環,暗示著日本經濟將逐步回升,準備迎接黃金年代!此外,由於日企長期忽視股東權益「ROE」,使得企業價值「P/B」長期低迷,為了改變這一現象,日本政府在2023年4月要求所有P/B低於1的公司提出改革方案,否則將考慮下市。對於日企而言,提升P/B最直接的方式是「提升股價」,一個有效途徑是回購股票來減少流通股數;......
12-13 11:00

南科房價「積」情不再4年首見下跌房仲:恐還有下修空間

中古屋價格,甚至蛋白區及苗栗竹南鎮、頭份市也受益竹科外溢買盤,房價齊漲。不過近2年的園區房價指數漲幅出現短期回落現象,郭翰說明,20222023年受到全球經濟景氣疲軟的衝擊,且央行開始升息,台灣整體房市有所降溫,台中和高雄園區房價指數年增幅出現降溫跡象。再看近一年的表現,台中與高雄園區指數漲幅分別為13.8%與14.2%。郭翰分析,台中園區在科技大廠投資及機能逐步成熟下,剛性購屋需求持續走高;高雄園區則受益於台積電設廠的投資,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周邊土地與房屋價格飆漲,房價有所支撐。至於台南園區,房價指數3......
12-12 16:56

美元億萬富豪「台灣47人上榜」富豪人數居亞太第4

億美元上升至29億美元,顯示財富持續穩定增長。。相較之下,亞太整體財富年成長率僅1.8%,億萬富豪人數減少38人,反映大陸房地產市場低迷、疫情影響商業房地產市場,以及美歐升息等多重因素帶來的挑戰。報告指出,全球億萬富豪人數從2015年的1757人增至2024年的2682人,總財富激增121%,達14兆美元「約453兆台幣」,顯著超越全球股市同期73%的成長率。然而,自2020年以來,中國億萬富豪財富因政策與市場波動縮水,全球富豪財富年增率也從2015至2020年的10%降至2020年以後的1%。此外,億萬富......
12-07 11:05

買房報酬率不如股市?他批根本「賠本買賣」網搖頭:是生活

網友在Dcard發文表示,台灣目前的租金投報率已處於全球低點,房屋持有成本如修繕費、房屋稅和升息壓力更讓投資回報大幅縮水,加上隨著少子化趨勢明顯,未來房屋需求將大幅下降,尤其是非核心地區的房產,更可能面臨有價無市的窘境。。原PO分析,如果未來房價繼續漲,除非租屋族的薪資收入有所增加,進而帶動租金上漲,否則資金投報率只會越來越低,他直言:「隨便一個股市大盤的報酬率就比房子報酬好太多了」。此文一出,不少網友持不同看法,認為買房的意義不應只限於財務回報,「我買房不是投資是生活,佈置成自己喜歡的模樣和自己喜歡的人,......
12-06 14:38

今年房市代表字出爐! 45%民眾切心:買房成家難上難

,鑑價金額保守,審核時程延長,置產族換屋族舉步維艱,房市由熱轉冷,買氣急轉直下,提早入冬。觀察近3年房市代表字,2022年全球進入升息循環,央行為抑制通膨,全年四度「升」息;2023年,央行再度祭出第五度升息,房價、物價、利息全面走揚,「漲」字二度成為年度代表字;來到2024年,通膨持續升溫,全台房價續漲,央行雖釋出利率凍漲紅利,但信用管制政策限縮房貸條件趨嚴,讓購屋族更「難」成家。「貸不到」最有感2025年房市恐仍處「難貸期」另外根據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網路票選,2024年十大房市新聞,有高達6成民眾對「......
12-03 14:45

敲碗的來了!房價下跌是進行式房仲:帶看1周有1組就偷笑

房貸鬧錢荒,連首購族都受到影響,哪輪得到豁免族群?」而且縱然是首購,成數、利率條件也未必好,現在銀行以價制量、自主升息,房貸動輒2.5%以上甚至超過3%,為的就是打消買方的購屋念頭。在此貸款條件劣勢的環境下,除非民眾沒買房就沒地方住,否則並不急著此時購屋。事實上,陳泰源認為政府打房政策是有效的,正如當年豪宅限貸令一出,即使是低利率與熱錢彭湃的環境,仍讓豪宅連跌10年;其實第6波信用管制就已生效,市場已出現反轉訊號,只是反映慢到無感,直到8月銀行鬧錢荒才「不得不」推出第7波「救房貸荒」。因此市場擔憂央行還會祭......
12-02 16:54

建商舉白旗北台灣延後推案逾2千億住展:慘過三級警戒

平均成交組數每週只有1組,前次看到如此慘況竟為2021年疫情三級警戒,顯見與無法自由外出及疫情擴散的恐慌相比,目前的房市竟比連續升息、平均地權條例修法的低氣壓更糟糕。房價偏離行情遭檢討熱銷案已鳳毛鱗角10月的成交組數有超過1/3的案數掛蛋,成交34組不到1成;來客量單周低於20組的達2/3,能在30組以上鳳毛麟角,陳炳辰指出,與上半年常見平均每週成交45組,平均每週賞屋組數來到30多組,可說是天壤之別。購屋量能巨幅震盪,待售建案數自然無法順利去化,10月案量937案是今年3月以來首次不減反增,尤其新竹地區、......
11-21 13:29

雙貸族一年爆增2.2萬人平均背債近700萬續創歷史新高

族人數約近37.5萬人,平均每人房貸金額591.7萬元、平均每人信貸金額達106.1萬元,三項數據都是歷史最高紀錄,賴志昶分析,自3月宣布升息,6月央行再推出第六波信用管制措施,惟雙貸族人數與貸款金額仍持續創新高,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疫情以來房市多頭,全台房價高居不下,較不具資產實力的購屋人,僅能藉由信貸來補足頭期款;二是在通膨環境之下,房貸族群為平衡日常開銷,不得不增貸維持生活品質。賴志昶補充,觀察歷年數據,雙貸族人數走勢與房市大盤相符,如2012年房價飆升且市場蓬勃,當時購屋熱潮延燒全台,讓雙貸族人數也成......
11-18 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