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口腔5症狀警訊 刷牙流血恐是有糖尿病

2022/12/06 17:59 東森新聞 責任編輯 鄭俊宇 字級:
讀稿
口腔5症狀警訊 刷牙流血恐是有糖尿病

身體出現異狀,千萬別輕忽,說不定是身體發出的求救警訊!若出現口乾舌燥、刷牙流血的情況,可能是罹患糖尿病;若是喉嚨痛、進食困難,或許是愛滋病在作怪,口腔五大異狀分別對應的疾病也曝光了。

賀!高躍力獲2024世界品質獎🏆金獎 成長必備好吃又安心

牙醫師范綱信近日在個人臉書社團「走出象牙塔-牙科到宅服務」發文指出,從事牙醫久了,一眼就能看出口腔是否異常,事實上從口腔內部的異狀,就能窺探身體其他地方是否有疾病,他也特別整理出五大疾病會在口腔內出現的徵兆,提供民眾參考。

 

刷牙流血-糖尿病

 

許多人因口腔問題就診,才發現有糖尿病。牙醫師趙國翔曾在東森綜合台《醫師好辣》節目中提到,有一名70多歲的老奶奶患有牙周病,口腔經常飄散異味,且牙齒鬆動,連水果、餅乾都咬不爛,雖然多次接受牙周病治療,卻總是治不好,後來趙國翔懷疑奶奶患有糖尿病,於是建議她去大醫院檢查,果真揪出是糖尿病惹禍,經過吃藥治療,奶奶的糖尿病問題慢慢好轉,牙周病的療程也得以順利進行。

 

范綱信指出,當出現傷口遲遲無法癒合、口乾舌燥、刷牙流血、牙周病、多顆齲齒等,就要注意是否為糖尿病,及早就醫檢查,將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

 

▼口腔傷口無法癒合,可能是糖尿病。(示意圖/Pixabay)

▼口腔傷口無法癒合,可能是糖尿病。(示意圖/Pixabay)

 

糖尿病概述

 

根據衛福部指出,糖尿病是國人位居十大死因之ㄧ,每年近萬人因糖尿病死亡,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且每年以25,000名的速度持續增加,糖尿病及其所引發的併發症影響國人健康不容小覷,醫療負擔相當龐大。

 

糖尿病分類

 

糖尿病可分為第1型糖尿病(胰島細胞遭破壞,造成胰島素缺乏)、第2型糖尿病(胰島素阻抗,及合併相對胰島素缺乏)、其他型糖尿病、妊娠型糖尿病等。其診斷標準包括以下4項,非懷孕狀況下只要符合其中1項即可診斷為糖尿病(前三項需重複驗證2次以上)
(糖化血色素(HbA1c)6.5%
(空腹血漿血糖≧126 mg/dL
(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第2小時血漿血糖≧200 mg/dL
(典型的高血糖症狀(多吃、多喝、多尿與體重減輕)且隨機血漿血糖≧200 mg/Dl


衛福部提醒,糖尿病是複雜性慢性疾病,糖友們應定期接受治療與追蹤,並學習執行良好的生活型態,管理自己的血糖,是延緩並避免併發症產生的不二法門。

 

 

缺牙-失智症

 

根據康橋牙醫診所指出,缺牙愈久情形愈嚴重的人,罹患失智症的比例愈高,主要的原因在於缺少牙齒的情況下,會讓人失去咀嚼的能力,也無法順利透過進食幫助血液順利抵達腦部,導致腦部循環變差,容易退化,加速失智症的過程。

 

有鑑於牙齒健康與失智症存在高度關聯,當長輩口腔衛生習慣變差,可能是認知能力下降的徵兆,要多注意。因此范綱信呼籲大家,缺牙一定要補,才不會讓失智症提早來臨。

 

牙齒健康與失智症有高度關聯。(示意圖/Pixabay)

▼牙齒健康與失智症有高度關聯。(示意圖/Pixabay)

 

牙齒脫落-骨質疏鬆

 

外科醫師陳榮堅曾在東森綜合台《醫師好辣》節目中提到,有一名60幾歲的婆婆,因為全身痠痛前往就醫,還說自己才吃一顆棗子,牙齒竟然就掉了。陳榮堅一聽就知道,這是骨質疏鬆的狀況,後來發現婆婆吃太多胃藥,導致鈣質吸收不良,才會連帶讓牙齒也掉了。

 

骨質疏鬆是一種全身性的骨骼疾病,隨著年紀增長,齒槽骨流失,牙齦隨之萎縮,會使原本健康的牙齒變得搖晃、脫落,范綱信指出,若出現牙齒鬆落的情況,應盡早進行治療,才不會讓骨質繼續大量流失。

 

出現牙齒鬆落的情況,應盡早進行治療。(示意圖/Pixabay)

▼出現牙齒鬆落的情況,應盡早進行治療。(示意圖/Pixabay)


延伸閱讀>>牙齒不好傷全身 醫示警:高血壓的風險高49%

 

牙齦缺乏血色-貧血

 

范綱信表示,紅血球不足會使牙齦偏白,但單靠此並無法診斷是否患有貧血,必須透過血液檢查才能知曉,如果有虛弱、頭暈、臉色蒼白、走路會喘等症狀,就有可能是貧血的徵兆!

 

根據衛福部台中醫院指出,貧血乃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或紅血球數過低,導致血液的攜氧能力降低的情況。一般而言,貧血原因並不易被確認,而且還可能是由多重因素所致,不過全球約有16億人有相關困擾,常見症狀包含心悸、心絞痛、直立性頭暈、低血壓或呼吸困難等等。

 

延伸閱讀>>習慣嘴巴呼吸小心 醫示警恐有4危機:容易蛀牙

 

喉嚨痛、鵝口瘡-愛滋病

 

愛滋病患者因免疫系統受損,比一般人更容易受病毒感染,有80%90%的愛滋患者,都患有鵝口瘡的症狀,在口腔內側、舌頭上出現白色潰瘍,患者經常主訴喉嚨痛、進食困難,就醫後才發現,是由愛滋病所引起的口腔問題。

 

▼愛滋病患者比一般人更容易受到病毒感染。(示意圖/Pixabay)

▼愛滋病患者比一般人更容易受到病毒感染。(示意圖/Pixabay)

 

愛滋病是什麼

 

根據衛福部指出,愛滋病是由愛滋病毒所引起的疾病,這種病毒會破壞人體原本的免疫系統,使病患的身體抵抗力降低,當免疫系統遭到破壞後,原本不會造成生病的病菌,變得有機會感染人類,嚴重時會導致病患死亡。

 

愛滋病預防手段

 

另外,愛滋病有三大傳染途徑,分別為性行為傳染、血液傳染、母子垂直感染三種,衛福部表示,想要預防愛滋病,主要有四種方式。

 

1.安全性行為:單一固定的性伴侶,避免嫖妓、援交、一夜情,性行為時要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若需要使用潤滑液,應選用水性潤滑液,不可使用油性潤滑物質(如嬰兒油、凡士林),以避免保險套破損。

2.不要共用注射針頭、針筒、稀釋液。

3.性病患者請儘速就醫,並檢驗愛滋病毒。

4.懷孕時要接受愛滋病毒檢查,如果媽媽確定為愛滋病毒病患感染者,從懷孕期間就要開始接受預防性用藥,有需要時選擇剖腹產,並且避免餵母乳。

 

最後范綱信再度提醒民眾,千萬不要忽略口腔中的警訊,如果有發現異常徵兆,一定要就醫請醫師診斷,才不會錯過黃金治療期。

 

(封面示意圖/Pixabay)

 

【往下看更多】
女童「被親一下發燒1周」 醫師提醒7種人不要親小孩
習慣嘴巴呼吸小心 醫示警恐有4危機:容易蛀牙
一堆人「高燒加肺炎」住院 醫曝:1病毒無差別攻擊

 

【今日最熱門】
高雄驚傳氣爆「冰箱炸飛」 波及多戶民宅1死6送醫
「最美國中生」驚爆被告白 本人傻笑回應了
藍大咖家暴案!知情者曝「非P太太通報」 而是友人A小姐

 

分享 目前無推薦商品

推薦閱讀
分享
目前無推薦商品
上一張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