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撕掉刻板印象標籤! 失智者跳舞、寫書法全難不倒

2019/10/25 13:46 東森新聞 字級:
讀稿
撕掉刻板印象標籤! 失智者跳舞、寫書法全難不倒

目前推估台灣有逾28萬的失智者,但很多人對失智症並不瞭解,且會有刻板印象,以為失智就是遲鈍、暴躁,或是什麼也不會,其實這是部分在中重度失智階段才可能發生的現象,一般輕度失智症患者是可以保有相當的生活自理能力,在支持及協助下能繼續活出精采的人生。

 

▲黃勝昌展示書法作品。

 

68歲的失智症患者黃勝昌先生,過去在職場工作時,逐漸出現喪失方向感、猜忌懷疑、記憶力退化等情形。最初以為只是健忘,因而錯過及早治療的機會,直到6年前才被確診失智症。雖然經歷一段非常沮喪的時期,但在失智照護服務的支持下,發現自己還有很多能力,像是寫書法陶冶心靈,或是和朋友打桌球,反應和動作都十分敏捷。

 

▲黃勝昌平常休閒活動喜歡打桌球。

 

另外一位71歲的白婉芝老師,從小學老師退休後,有一段時間發現自己不太對勁,很多會做的事情都變得不太會做。在3年前被診斷出輕度失智症,讓她走過一段低潮期,幸好轉念後決定走出家門,從跳舞、運動到烹飪,她用行動告訴大家,失智者並非什麼都不會,翻轉社會大眾對失智者的看法。

 

 

▲白婉芝錄製IG短片為失智者加油。

 

國民健康署表示,失智症的病程可分為輕度(初期)、中度(中期)和重度(晚期),但從認知能力正常到失智之間還存在一個灰色地帶「輕度認知障礙」,研究顯示其日後發展成失智症的比例偏高,特徵會出現輕度的認知障礙,例如易忘記最近發生的事情、思緒或說話中斷、忘詞;記憶以外的認知功能,例如做決定、處理複雜的財務問題、計畫或組織能力等也會發生困難,但不至於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

 

如果進入到輕度失智,雖然會影響記憶力、認知以及情緒行為的改變,像是記憶力變差、方向感變差、語言障礙等,生活需要一些協助,但尚可自理,也因此早期失智症狀並不明顯,很容易被認為是老化而延誤就醫,所以如發現有記憶力衰退等十大警訊,建議儘早就醫接受完整評估,及時治療。國民健康署也提醒,規律運動、三高控制、均衡飲食、戒菸及多多參與社交活動,都有助降低失智風險及延緩失智退化,建議民眾從日常生活做起,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失智症十大警訊》

1.記憶力減退影響到生活

2.計劃事情或解決問題有困難

3.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物

4.對時間或地點感到混淆

5.有困難理解視覺影像和空間關係

6.言語表達或書寫出現困難

7.東西擺放錯亂且失去回頭尋找的能力

8.判斷力變差或減弱

9.從職場或社交活動中退出

10.情緒和個性的改變

 

分享 目前無推薦商品

分享
目前無推薦商品
上一張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