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忽略腸道上千息肉慘釀癌?醫師:大腸應提早切除!

2019/11/08 11:40 東森新聞 責任編輯 黃曼淳 字級:
讀稿
忽略腸道上千息肉慘釀癌?醫師:大腸應提早切除!

腸道長息肉,不是有追蹤就沒事!一名有家族性大腸息肉症的病患,早在20歲就發現腸道增生很多息肉,卻只消極追蹤沒有切除,一直到40歲才因血便、排便不正常到醫院檢查,結果發現息肉都已癌變,依此案例醫師建議,發現息肉時就應將大腸切除剩下15至20公分的直腸,較方便追蹤。

 

腸道息肉是在胃腸黏膜表面突出的隆起物,從食道到直腸整個腸胃道都有可能長息肉,常見好發的部位是乙狀結腸與直腸。外科醫師陳榮堅指出在青春期之後,腸道會密密麻麻一直長息肉,甚至有人會長到幾千個,現今研究也顯示45歲以後腸道息肉癌變的機率相對較高。大部分的大腸息肉初始都是良性的,但隨著時間的日積月累,不良的飲食習慣、便秘、致癌物的長期誘導,息肉就可能演變成大腸癌。

 

▼腸道息肉好發的部位是乙狀結腸與直腸(示意圖/Shutterstock)

 

大腸癌的預防要從日常生活中做起,多吃高纖蔬果及規律運動外,平時也可攝取有助好菌生長的益生菌,而益生菌有分為不同類型的菌株,例如植物乳桿菌能維持腸道內菌群平衡、提高免疫力、降低膽固醇、緩解乳糖不耐症;另一種常聽見的LP菌(副乾酪乳桿菌),則可用來治療過敏症狀。另外,建議選擇具包埋技術的益生菌,包埋就是幫益生菌穿上一層保護衣協助益菌通過膽鹼及胃酸,直接到達腸道發揮作用,讓好菌能順利在腸道定殖。

 

▲均衡攝食各色且足量的蔬果(示意圖/photoAC)

 

維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均衡攝食各色且足量的蔬果,同時,也要維持運動習慣,以增進腸道蠕動,減低大腸內膜接觸糞便內之致癌物,此外,最重要是定期接受篩檢,有鑑於大腸癌多發生在50歲以後,國民健康署提供50-74歲的民眾每2年1次免費的糞便潛血檢查,綜合以上才能真正降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往下看更多】
腸胃開刀失智慘惡化?跟著醫師保養靠這招!
「不死癌症」紅斑性狼無藥醫 會攻擊器官恐奪命
聚焦真相/搶救銀髮族心血管 每5人有1人亮紅燈

 

【今日最熱門】
強震重創花蓮!災區居民憂:經濟來源斷
受不死癌之苦!山豬遺願想吃「生魚片」 原因超辛酸
嬤帶孫吃即期飯糰 T1球星低調善舉!萬人暖哭了

 

分享 目前無推薦商品

分享
目前無推薦商品
上一張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