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防騎士「犁田」!交部提4萬人孔蓋提高這標準

東森財經新聞 2019/06/19 11:59 東森財經新聞 字級:
讀稿
防騎士「犁田」!交部提4萬人孔蓋提高這標準

下雨天天雨路滑,馬路上的標線及人(手)孔蓋常常讓機車騎士打滑摔車,相當不安全。交通部公路總局表示,全台省道約有24萬個人孔蓋,其中8成已下地,仍有約4萬個在路面上,為防用路人摔倒,9月起將提高抗滑標準,預計3年內改善完成。公總指出,未下地的人孔蓋可透過改變孔蓋表面花紋的方式,或利用防滑塗料增加抗滑值,確保用路人安全。

▼路面上的人孔蓋下雨天時常讓機車騎士打滑。(圖/WikiMedia Commons)

公路總局說,目前人孔蓋以台電及自來水廠設置的最多,其他還包括由瓦斯、電信單位設置,部分還未下地的人孔蓋主要是基於防災及維修需求,有用路人反映雨天時人孔蓋易讓機車摔倒。

 

據交通部公路總局6月1日公告申挖手冊中顯示,新設未下地人(手)孔蓋(面積≧900cm2)抗滑能力的標準,提升至以「英式擺錘抗滑試驗」於濕環境下實測抗滑值應在50BPN以上。

 

▼公路總局表示,省道上多達4萬個「人(手)孔蓋」,3年內必須透過更換花紋、塗上防滑塗層的方式換新。(圖/翻攝自Google Maps)


公路總局說,為讓管線單位能有配合調整作業時間,9月1日起實施人孔蓋新抗滑標準,新設的人手孔蓋一律要符合新規定,舊的人孔蓋必須在3年內改善完成,可以採取更換或加塗防滑塗料。公總強調,既有的4萬個未下地的人手孔蓋,必須在3年內達到標準,至於新設未下地人手孔蓋,將有3個月的緩衝期,今年9月起皆須符合相關標準。

(封面圖/取自WikiMedia Commons、Google Maps)

雨季行車遇「水漂效應」怎解?8動作成保命關鍵

▲梅雨季來臨,豪雨天的行車安全問題再度引起關注。(圖/翻攝自Pixabay)

 

盛夏來臨,全國各地即將進入梅雨季,豪雨天的行車安全問題再度引起關注。尤其若遇到水漂效應,駕駛人該如何自保?水漂效應的影響因素包括水深、車速、車重、胎寬、胎紋深度、胎紋設計、胎壓、積水黏稠度等,行駛時如遇到水漂現象,請勿急踩煞車減速,此時應保持車向正前方,也不要偏轉方向盤,並放開油門。

 

國道公路警察局指出,車輛行經積水區,因某些因素致使汽車輪胎與地面之間形成水膜,輪胎無法完全接觸地面,汽車因而會發生打滑、失控狀況,可稱之為水漂效應或水漂現象。建議開車前要注意氣象報告,並檢查輪胎、雨刷及除霧裝置,行車時在溼滑路面應減速慢行,但應避免急踩煞車或急轉,並與前車保持2倍以上的行車距離。

 

警方提醒,穿越積水區要特別留意,如預期將發生水漂現象時,應保留對向來車的空間,並注意對向來車可能濺起的水花;如果不能從後視鏡分辨輪胎駛過路面的軌跡,那表示你已經算是在水面滑行了。

 

曾有人因被困在暴雨的積水中打不開車門而造成溺亡,其實被困在車裏逃生時,你只需把座位頭枕拔下來,用尖鋭的插頭敲打側面玻璃,力氣小的可以將尖鋭的插頭插入側面玻璃與門板之間,再向外用力,就可以將玻璃敲碎。 

 


雨天開車應該注意哪些細節?編輯整理出以下8點,請駕駛人特別留意

 

1.請勿急踩煞車減速

 

若是不幸遇上水漂失控打滑,千萬不要大幅度轉動方向盤、或用力踩下煞車,務必抓緊方向盤維持行進方向,並稍微鬆開油門,待車輛恢復穩定後再輕踩煞車減速。

 

2.雨刷最好一年一換

 

如果雨刷的掃水能力下降,雨天行車觀察路面情況將很困難。特別是高速行駛時,雨刮片向上浮起,掃水能力更差。另外,夜雨中行車,沒有刮淨的雨滴會在燈光下產生各種反射光,使前方視野極度模糊,容易引發事故。

 

3.定期檢查前風擋處的防水槽排水是否通暢

 

避免雨天積水造成發動機進水,防止車載電腦短路。

 


4.定期檢查輪胎磨損情況,及時更換

 

輪胎磨損過度,容易在胎面和水面間形成水膜,造成汽車跑偏、甩尾和制動距離加長。汽車在雨中剎車時,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夠大的力量把輪胎與路面間的雨水排開,汽車才能平穩停住。在雨天保持較高的胎壓才比較安全。

 


5.保持良好的視野

 

雨天開車上路除了謹慎駕駛以外,要及時打開雨刷器,天氣昏暗時還應開啟近光燈和防霧燈。如果前擋風玻璃有霜氣,則需開冷氣,並將冷氣吹向前擋風玻璃。如果後擋風玻璃有霜氣,則要打開後擋風玻璃加熱器,儘快消除霜氣,以免看不清後面的車輛。


6.防止車輪側滑

 

雨中行車時,路面上的雨水與輪胎之間形成潤滑劑,使汽車的制動性變差,容易產生側滑。因此,司機要雙手平衡握住方向盤,保持直線和低速行駛,需要轉彎時,應當緩踩剎車,以防輪胎抱死而造成車輛側滑。


7.防止涉水陷車

 

當車經過有積水或者立交橋下、深槽隧道等有大水漫溢的路面時,首先應停車查看積水的深度,水深超過排氣管,容易造成車輛熄火;水深超過保險槓,容易進水。不要高速過水溝、水坑。這樣會產生飛濺,導致實際涉水深度加大,容易造成發動機進水。

 


8.切忌熄火後再次啟動車輛

 

發動機一旦進水熄火,千萬不要再啟動車輛,應該將車放在原地等待拖走。車子在運轉中最害怕的就是將水吸入燃燒室,因為一旦水進入燃燒室,因水的不可壓縮性,會造成發動機在工作中產生頂氣門或頂活塞連桿的致命危害;這時造成的損失可就是非常嚴重的了,發動機大修就再所難免了。
 

 

▲雨季行車遇「水漂效應」,應對方法有以上8點。(圖/翻攝自Pixabay)

 

看更多

 

梅雨季當心!午後大雨易打滑失控! 愛車輪胎怎檢查?

▲梅雨季與雷雨影響行車安全。(圖/取自pexels)

 

最近午後有時會下起大雨,加上梅雨季將要到來,瞬間的大雨常會導致路面積水,也會造成開車族與機車騎士的行車安全;而輪胎就是相當需注意的一部分,因為它關係到排水性與抓地力,對於在濕滑路面行駛相當重要。

 

天雨路滑時,輪胎的胎面花紋與溝深非常重要,因為它決定車輛在濕滑路面上的煞車距離長短,也關係行車安全,因此車主必須好好檢查胎面溝深,確保輪胎排水性和抓地力是ok的狀態。

 

車主可藉由一些小祕訣來確認輪胎狀況,包括:可使用胎紋深度量測工具進行檢測,當溝深磨損到剩餘1.6mm前或甚至低於1.6mm,就建議立刻更換輪胎,讓輪胎維持好的排水性與抓地力,因為已磨平的輪胎會增加行駛危險性,特別是在濕滑路面,可能會因此失去抓地力,造成車輛失控。

▲溝深檢測相當重要。(圖/取自pexels)

另外可目測輪胎安全磨耗標記來檢視,一般輪胎在溝槽上都有設計磨耗指示標記,磨耗指示標記都會在胎面溝槽底部、稍微突起,當輪胎磨耗到指示標記時,就代表胎面溝深已接近安全界線、溝深不及格,最好立刻換胎。

 

而如果車主發現輪胎胎溝有卡小石頭,最好將小石子挑出來,因為胎溝卡著小石頭,會影響輪胎的排水,對於行車安全也有影響。

 

【往下看更多】
939、940創掛牌新低!百萬股民急壞…專家說話了
快訊/日圓快見155!刷新34年新低 專家說話了
北台灣險釀大停電!台電備轉容量率一度剩3%

 

【今日最熱門】
4TB硬碟遭搜獲!黃子佼急請律師 孟耿如也在場
快訊/黃曙光親證辭「潛艦國造召集人」 首曝心聲
廣東國道傳意外!潭江特大橋支架倒塌 2死1傷1失聯

 

分享 目前無推薦商品

分享
目前無推薦商品
上一張
關閉